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也有愈來愈多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遺憾的是有關醫學研究的誤導資訊仍不斷擴散,於是三位全球知名的科學新聞記者兼學者:Deborah Blum、Cristine Russell 及Brooke Borel公開發表以下清單,提醒新聞機構及記者在報道醫學研究時,必須提防的五個陷阱:
第一,不要再用以下字眼來形容醫學研究:突破、奇蹟、革命性、標誌性、顛覆性、為生命帶着改變——三位專家認為絕大部分醫學研究的貢獻,根本配不上這些名詞或形容詞:所謂「突破」往往只是遞增式進步,遑論出現甚麼「奇蹟」或「醫學革命」。據學者觀察所得,記者都泛用這些字眼去形容新推出的藥物或醫療產品,並認為相關病人的生活會因而很快便能大幅改善,但實情是這些藥物或產品要正式獲得官方批核並廣泛應用,一般還需時數年。專家特別提醒記者:報道可以樂觀,但不要過度承諾。
第二,不要完全信任編輯:提供醫學研究報道的標題建議,並要求刊出前必須看一次最終決定用甚麼標題——編輯們多數會把標題改得更為「吸睛」,問題是編輯跟記者就相關研究之內容和細節,在理解方面有機會存在極大落差,以至最終刊出的標題具誤導成分。從務實解困角度出發,報道醫學或其他科學研究(包括氣候變化)之記者,應該跟編輯預早商議好一個「覆核標題」的流程,避免在衝死線時才激烈爭拗;另外修正之重點亦當只聚焦標題,而非在內容方面作增刪,以求盡量不影響刊出時間。
第三,假如相關的研究是以動物做實驗,切忌標題或文章起首有任何讓讀者相信研究結果可以應用在人類身上之意思——根據美國的「國家生物醫學研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omedical Research)報告,約95%實驗用動物為白老鼠或老鼠。新研發的藥物也多數會先用白老鼠或老鼠進行測試,然後才把最有希望成功的藥物,應用在人類身上測試。專家認為,任何負責任的記者都必須清楚寫明,哪些醫學研究「只用過老鼠作實驗」,而相關成效未必會在人類身上顯現。更離譜的情況,是有部分編輯或記者刻意混淆研究內容,例如將「老鼠」寫成是「病人」,或是把「肥老鼠」看作為「會引致肥胖症」。
第四,用「絕對數字」而非「相對數字」,更好的方法是同時列出兩套數字,再解釋當中關係——大量關於醫學研究的報道標題,都無釐清「死亡風險」是相對風險還是絕對風險,又或是研究結果所顯示之「改變」屬於相對改變抑或絕對改變。今天經常在課堂拿來作案例的事件,有2014年《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今日美國》同時在標題寫明:「兒童患肥胖症比率十年來下降43%」,然而研究報告顯示兒童患肥胖症的比率由十年前的14%跌至8%,也就是絕對下降值為6%而相對下降值為43%。更值得留意的一點:是項研究的學者,尤其關心兩歲到五歲幼童患肥胖症之比率十年來並無轉變,可是有關報道卻明顯沒有視此為重點。
第五,不得把「關連」視為「因果」——即correlation跟causation之分別,一個老掉牙乃至連中學生也應該懂得分辨的課題,竟然還要三位專家一再提醒新聞業界,確實教人匪夷所思。他們也不厭其煩地指出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只要把「A導致B」改寫成「A和B有關連」,一般而言應該已經可以避免誤導讀者了。
原文轉載自《信報》2021年10月25日
原圖: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acp4711@yahoo.com.hk
2年前+85290****11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