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百年愛國教育進校園理所應當
建黨百年愛國教育進校園理所應當

本文作者為中學教師穆家駿


今年作為我國執政黨建黨百年華誕,也是我國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實現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明明是一個舉國歡騰的大好日子,但七一當晚卻發生一起「孤狼式」的刺警事件,疑兇更在行刺後自盡。但更可怕的是,事後在網上居然掀起了一波「悼念義士」的行動,更甚者是有家長帶同子女一起去現場「悼念」。在國安法實施以及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香港,依然存在一個「人心回歸」的問題必須解決。


筆者作為前線教師,深感香港教育一直缺少「去殖民化」的進程,而校園裏面推行國民教育更在2012年的反國教事件後變成了洪水猛獸!想當年,港英時代教育遺留下來的「重英輕中」以及禁止學校進行所謂的「政治活動」,實際上是對於下一代價值觀的歪曲。當時港英政府打壓愛國學校,其中培僑中學時任校長杜伯奎,因為港英政府在學校圖書館搜獲陳嘉庚《南僑回憶錄》、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等書籍,而被無理遞解出境。這些教育模式一直延續至回歸,而現在的前線教育工作者又很大程度上是在港英管治時代長大,缺乏有國民身份意識的老師來教育我們下一代愛國,這就成為了一個困局。


一直以來,香港在教育層面缺乏全面細緻地介紹中國共產黨、祖國和新中國建設成就的渠道和平台。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香港回歸24周年之際,正好就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時機。最近,筆者帶同學生到會展參觀「百年偉業」慶祝共產黨大型主題展覽、去電影院觀看《1921》,這些課外學習活動正好補足了校內課程的不足。


正如習主席所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香港要彌補在愛國主義教育上的缺失,以執政黨建立的宏大歷程和國家近代的發展成就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根基,為香港教育肩負起培養愛國愛港人才的重任,確保維護「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為大灣區的融合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21年07月06日


原圖:文匯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0
好正
3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