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一道法案 能截斷中國企業集資途徑?
美國國會一道法案 能截斷中國企業集資途徑?

筆者往日專務游蕩,只以舞文弄墨、虛誇強辯為事。幸得賢達前輩啟發,折節讀書,報讀了一門政治碩士課,一讀便是兩年,以致久未更新這個文欄。雖筆者資質魯鈍平庸,但總算於數月前畢業。閒著無事,不自覺又爬起格子來。


美國國會近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於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遵守美國的審計標凖,有輿論指,有關法案乃針對於美國上市之中國公司。「攬炒派」支持者得悉後如獲至寶,都說美國出「重拳」,打擊中國企業,阻截其集資途徑。美國打擊中資,那是自然。由華為事件開始,美國對中國商業的霸凌欺壓,未見有休止跡象。但「重拳」一說,卻又未必。


論市場活力 東風壓倒西風


「中概股」以往會對美國市場趨之若鶩的原因,大抵離不開兩點:第一,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其經濟的活力為於其集資上市的公司,提供了認受性,對部分公司而言,更是名譽的一種;第二,美國專業的法律及市場機制確保了公平交投市場,上市公司及投資者需承擔的政治及體制風險不大。


然而,隨著美國逐漸陷入深度衰退,加上特朗普政府未能有效處理新冠疫情的環境下,美國市場的經濟活力,已是大不如前。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奧更估計,新冠疫情的影響將加速美國「帝國」的沒落,而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的推進支撐 --- 事實上,根據橋水基金提交予監管機構的文件,該基金早已部署好中國概念股票。類似部署,亦漸成華爾街追逐高回報的主流策略。亦換言之,美國經濟活力已難以成為中資遠赴美國上市的誘因,反而中國市場則在這息低利薄的環境下,向投資者展現了強大的吸引力。


論市場制度 美國已非首選


再者,在香港交易所數次修例後,香港集資市場漸趨成熟,上市門檻及條件亦漸拆牆鬆綁。這意味著以往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了「回流」上市的選擇。這一點考慮,亦在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大型中國科技股於這數年間在香港作二次上市反映出。相比之下,美國市場制度鮮見改革之外,自特朗普上任後更常出現政治考量蓋過專業決定的情況 --- 單是美國政府於本年較早前禁止聯邦退休基金投資於中國公司一事上,已見其政策的「對國不對事」,更不消提美國國務院要求美國各間大學與高等學府,拋售所持有中國股票。故此,美國市場是否仍是「中概股」上市集資的首選,亦是存疑。


「華爾街準備好按中國時間工作了嗎」


認為美國一道法案,能截斷中國企業集資途徑者,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但這法案對香港而言,未嘗不是一個機遇。如今香港在國家經濟策略的參與度日增,中央更道明大灣區的金融範疇已預留席位予香港,加上在「十四五」規劃下,未來深化互聯互通可期,建構現代化高質量經濟體系的工作更是如箭在弦。當愈來愈多中資企業為避開美國市場的政治風險而轉投香港上市,而環球資金又加碼湧入中國企業股票時,香港的金融及專業服務業又將迎來一番新發展浪潮。難怪《彭博社》有評論員以「華爾街準備好按中國時間工作了嗎」為題,形容未來中國企業紛紛「回流」香港後的市場境況。


在國際間複雜的政治形勢,加上新冠疫情的陰霾下,香港社會應何去何從?答案早在眼前。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5
好正
4
心心眼
4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