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檢測才可救香港
全民檢測才可救香港

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筆者提筆之時,由「跳舞」群組和其他原因已引發超過730個確診個案,張竹君形容情況是「急劇惡化」。


經濟嚴重衰退 亟待自救


疫情不只威脅市民的生命健康,更打擊香港經濟。香港是外向型的細小經濟體,很容易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疫情失控之下,醫療系統服務首先受創,隨之商業機構便像骨牌一樣一個一個倒下去,大到國泰港龍,小到街邊店舖,紛紛落閘關門,停業倒閉。旅遊業、飲食、酒店是很明顯受影響的行業,而私家醫生這樣較少依賴境外的行業也受到影響,疫情的殺傷力可見一斑。如此下去,經濟會由衰退直至大蕭條,以至出現結構性破壞,短期內未必可以復元。


政府預估本港經濟今年衰退6.1%,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經濟收縮超過30%。反觀內地經濟正在飛速復元,第二季恢復增長3.2%,呈現V形反彈。近期十一中秋黃金假期超過6億人次出遊,旅遊收入4665.6億元;雙11購物節總成交額4982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升八成半;11月初,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順利舉行,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的3600多家企業參與,並未發生爆發疫情,更不用提的是,目前很多大城市市民外出都不一定要戴口罩。


如何應對疫情最有效呢?醫生的邏輯是講求實證,看科學數據。全世界不外乎三種策略,第一是佛系自然群體免疫,最初以英國為代表,後來證實並不可行。瑞典倒是一直堅持此策略,但其死亡率的確比其他鄰近國家高出數倍;另外一個是美國、歐洲國家的「張弛有度」,也是香港的策略,即疫情嚴重時收緊防控措施,穩定時放寬。但根據世衞統計,美國確診病患超過1324.8萬,死亡人數超過25萬,英國確診近160萬,死亡5.7萬。英國有7000萬人口,是香港的10倍,如此死亡率,如發生在香港,就意味着會有近6000人死亡!


環顧全球防疫抗疫做得最好的就是內地和澳門,方法並不複雜。簡而言之︰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即是嚴謹執行在港口、機場的隔離措施。對內則全民檢測,找出全部隱形的病毒攜帶者進行醫治,同時隔離其密切接觸者以斬斷傳播鏈,而其他健康人士獲發健康碼。健康碼的意義在於方便追蹤,更在於可使健康者擴大活動的範圍。若香港可以經過全民檢測而順利實行健康碼,香港人的活動範圍便可擴大到澳門甚至內地。2019年內地是香港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吸納了價值達207億港元的貨物,佔香港本地出口總額的43.3%。香港迫切需要與內地通關,惟沒有健康碼,中央和其他地方政府便不會有信心。


特區政府對全民檢測的可行性持否定態度,第一個觀點是體制不同,以及市民配合程度低。作為政府首先要訂明策略方向,方向正確的話便需要全力以赴執行。遇到障礙或挫折,用一種方法不能解決,便去尋找第二種、第三種,直至成功實現目標。


香港體制有其優越性,政府首先要實施公眾教育,讓市民明白檢測的重要性,詳細解釋全民檢測的利害關係,清楚論述不檢測等同於疫情沒完沒了,影響市民生命健康,放任經濟下滑至大蕭條。換句話說,就是全力爭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教育不足夠,便考慮訂立法例,用法律方式輔助。


總有方法 政府須更努力


政府否定的另一原因是認為香港檢測能力不足。的確只靠香港本地檢測人員可能不行,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大力支持在上一次社區檢測時已經得到證明。而且內地大量檢測成功經驗比比皆是,青島5日檢測1000萬人,天津濱海新區1日內就能完成核酸檢測採樣103.2萬人。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檢測香港700萬人相信並不會如政府所講需要一個月或是封城30日。


全民檢測是具有非常廣泛的民意支持。工聯會與何君堯所做的調查均顯示,全民檢測支持度很高,甚至高達九成。所以只要政府明確了正確的方向,下定決心和鼓起勇氣去執行,辦法一定多過障礙。全民檢測、「清零」並非口號,是可以實現,也是必須實現的目標。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12月5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4
好正
6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