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疫下失業問題
年輕人疫下失業問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失業率上升是必然現象,但今次首當其衝的卻是年輕女生。於15至19歲組別,女性的失業率暴增,相比去年第二季,今年同期數字大幅攀升一倍,達18.1%,更差不多是整體失業率的3倍。


這現象不獨香港出現,根據聯合國婦女權能署的資料,全球有接近2.7億年輕人(15至24歲)處於不就學、不就業、不參與職業訓練的「尼特族」(NEET)狀態,其中三分二或1.8億人是女性。同時,聯合國轄下國際勞工組織(ILO)今年3月發表報告指出,NEET人數持續上升,女生比同齡男生多兩倍;報告又提到,在數碼經濟下,基礎教育的技能依然適用,惟職業技能培訓內容往往很快過時,建議職訓須與時並進。


近10年來,智能裝置、社交媒體、物聯網、人工智能早已融入社會各階層,並日益影響甚至主導人們的生活,職業培訓除了要努力追上這樣急速的發展,也應加強基礎教育。因此我一直倡議在中小學提升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和加入編寫電腦程式教育。


事實上,我早在5年前已開始推廣亞洲首項Map in Learning計劃,讓全港中小學免費使用專業的地理資訊系統(GlS)軟件,協助同學就不同議題尋找解決方案,從熱島效應分析、休憩設施規劃到鼠患防治等,促進年輕人的解難能力,裝備他們以應付未來挑戰。


為解決迫在眉睫的失業問題,港府雖然已實施多項紓困措施,卻未見明顯改善,觀乎全球多國均有類似情況。「全球商業天使投資論壇」(WBAF)10月初發表涵蓋77個國家的研究報告,稱有近五成受訪者不滿政府推動復甦表現。


港府保經濟的工作成果有待觀察,不過,目前至少可透過資訊科技如「互動地圖儀表板」提升施政透明度,讓市民對這大半年的抗疫措施一目了然。今年初肺疫開始在港散播時,謠言四起,當局立即透過「互動地圖儀表板」羅列重要疫情資訊,加強溝通;現在也應善加利用這種溝通模式,列出各項振興經濟及紓困措施、工資補貼與租金減免計劃受惠公司和僱員人數、開設臨時就業職位數目、各個就業計劃成效等,令市民於儀錶板上清楚見到港府的工作,有利督促施政。


亞洲開發銀行(ADB)今年8月有關亞太區青年失業的報告指出,種種扶持政策必須秉持三大原則:針對弱勢社群,包括年輕女生;在制定政策時須吸納年輕人的想法;以及把青年就業市場和疫情影響的資訊對外公開。這正呼應了智慧城市要從下而上、群策群力建設宜居城市的信念,亦是港府應該努力的方向。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11月10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好正
2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