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步
恢復正常生活的第一步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進行一星期有餘,執筆之時,已有超過113萬名市民成功預約登記,已採樣人數有102萬,累計完成近70萬個樣本的核酸檢測。


人數差強人意 反對派販賣恐慌


雖然不時有新聞報道有檢測中心預約爆滿,要增加檢測名額,但總體參與檢測的人數只是差強人意。最理想是有500萬市民參加檢測,不過這目標確實難以做到,原因有多方面,政府對計劃的宣傳、解釋、特別是澄清的工作仍有改善空間,此外,反對派不遺餘力散布謠言,製造疑惑,令市民從一開始就對計劃有先入為主的誤解、偏見和顧慮。


反對派老早就散播謠言,宣稱政府會透過檢測收集市民DNA。實際上DNA檢測完全是另外一套方法,且價格異常昂貴,況且政府着實沒有通過這次檢測收集市民DNA的必要。核酸檢測的樣本只是用來測試病毒的RNA,且政府多次解釋,所有檢測均只會在本港進行,檢測樣本亦不會送出香港以外,完成檢測後便會銷毀。反對派在「收集DNA論」之後竟然質疑參加檢測時會增加暴露在隱形患者周圍的風險。其實稍微留心新聞就可以知道,檢測中心安排、布置非常符合衞生健康的要求,不論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是檢測人員服裝、手套、面罩、頭套等保護措施均是非常嚴謹。起初估計隱形患者與檢測人數之間的概率為萬分之一,那麼個人遇到這萬分之一的機會又有多大呢,會比在日常生活中遇上隱形患者的機會高嗎?計劃原本就是自願參加,反對派不願檢測就算,為什麼要販賣恐慌,影響更多人不去參加呢?怕是根本無視市民健康,只在乎自己的政治本錢罷了。


目前看來,第三波疫情確診數拾級而下,從三位數回落到兩位數再到一位數,但是每日確診中有四成甚至一半均源頭不明,說明社區中仍然有不可預計數量的隱形傳播者到處出現。全民檢測的作用便是找出這些人,追蹤其與其密切接觸者的活動軌跡,將其與普通市民進行隔離,再進行治療。「檢測、追蹤、隔離、治療」四部曲在疫情爆發期間是必須做的,將傳播鏈徹底切斷才有機會由根本控制疫情。只有愈來愈多的人參與檢測,這個目標才可以早日實現,每個香港人在正常生活中面臨的風險才會愈來愈小。


全民檢測助力恢復正常生活


反對派凡事喜歡參照國際標準。英國計劃開啟範圍更廣的全民檢測,為何不見反對派批評?英國計劃用五億英鎊推展全民病毒快速檢測,衞生大臣夏國賢指出,檢測系統「是疫苗面世前的重要防疫工具」,也將成為新常態。他認為若人人都每星期檢測一次,理論上就不需要保持社交距離,政府可放寬防疫措施,民眾可回復自由。


港人距離昔日正常、自由的生活有多遠呢?旅遊業、飲食業等重災區已有眾多商家倒閉,經濟下滑是板上釘釘,更令人擔憂是會否出現大失業、大蕭條。如何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力?首先當然要有效控制疫情,才能有機會恢復經濟活動。此外,香港社會和經濟活動和內地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不論是家庭團聚,學生上學,商人做生意、上班,都需要回到內地。而恢復通關並不簡單,堅實的健康基礎是最關鍵前提,廣泛參與的全民檢測便可以成為可靠的數據。全面檢測結果顯示出香港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傳播鏈被切斷,隱形患者被悉數找出。隨後,可以參考廣東的粵康碼、澳門的澳康碼,實施香港版健康碼。健康碼系統原理並不複雜,有兩或三種顏色,綠色、黃色、紅色分別代表是健康且無接觸確診者、接觸過確診者以及確診者。若是香港版健康碼可以實行,獲得了綠色便可以在香港及內地通行無阻,不需隔離,香港的經濟才可得救。


筆者留意到幾則令人覺得荒唐又悲傷的新聞,十數名港人偷渡離境,被廣東警方發現並逮捕。以往兩地人員流動方便快捷,很久沒有聽到「偷渡」新聞。不禁想到,若是港人繼續對全民檢測冷感,本港疫情傳播鏈遲遲不能切斷,通關便不能恢復,之後想要回內地即使冒險「偷渡」,經濟活動又怎樣全面恢復?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9月9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9
好正
4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