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檢測4心理障礙 港人港府怎衝破
全民檢測4心理障礙 港人港府怎衝破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全民自願檢測計劃表面上是公共衞生政策,實質乃經濟政策--因為投放再多公帑去保就業及支援企業也好,最終得靠市民放心外出消費才行。而要達至這目標的前設,是要了解隱形傳播者的分布狀況:即是說,如市民想早日與一眾朋友或家人外出用膳?困在家太久想外遊?基本上也要香港人踴躍接受檢測,始有可能。

 

對內刺激消費 對外助寬旅遊限制

 

大規模檢測可帶來的實質政策效果,是讓全世界得知本港市面狀況是否安全:只要能夠證實本港社區內隱形傳播的風險極低,對內,便可以更早撤銷限聚令,刺激內部消費;對外,亦可以讓其他國家放寬旅遊限制時(如「旅遊泡泡」政策),有更大機會把香港放進「可入境名單」,方便港人外出營商或旅行。

 

反過來看,世界各地專家亦同意:任何一個地方的疫情一旦反彈,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往往會比上一波更大。基於市民鬆懈而導致確診個案再飈升的話,感染擴散範圍肯定較上一波更廣,於是圍堵政策便逐漸失效,遏抑疫情亦因而變得更難、兼需時更長,限聚措施亦只能更嚴厲和維持更久。

 

現實正是如此:本港7月再爆發的疫情,縱然起於外來輸入個案,但社區擴散的速度和幅度,比起3月明顯更廣,抗疫和限聚令必須持續更長時間,對市道的打擊也就自然更大。

 

下意識反對政府 醫生助陣減矛盾

 

可惜坊間對於全民檢測目前仍然相當冷淡,此中離不開4大心理障礙:

 

第一是政治原因--社會政見愈趨兩極化,令許多市民下意識地反對特區政府,幾近本能反應般抱持「凡是政府說是,我們絕對說不」的抗爭心態。

 

在這種狀態下,因為全民自願檢測計劃的成功,將被視為是特區政府的成功,所以就算危害整體衞生安全(即透過自己不參加而令了解疫情的數據減少),亦堅決不會為政府「抬轎」,也就是「攬炒」心態以另一種形式彰顯。

 

不過,留意特區政府今次有思考如何減低政治為計劃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求即使反對政府的市民,也會為着社會整體利益,而仍然肯參與檢測。其中明顯的一着,是落實「付費邀請」向來予人感覺「偏黃」的私家醫生業界協助採樣。

 

而為免私家醫生們在自己診所採樣衍生各種麻煩(像診所通風問題、附近居民投訴、驗出有確診者要關門消毒、以至相關保險問題等等),特區政府亦願意提供場地,讓一眾私家醫生可到大型場館工作,展現出未有因為過去政治矛盾而「對着幹」的一種務實態度。

 

憂人多欠安全? 預先登記控人流

 

由此引伸出第二個不參與自願檢測計劃的理由:擔心採樣地點人多不安全,以至有人借機批評「政府取消選舉正是怕聚眾,現在為檢測卻叫多些市民參與,屬前後矛盾」云云。

 

只要想想實質上如何執行,便明白檢測和投票之最大不同,乃採樣前必須預先登記:這樣做的目的,正是要控制人流和管理好場內的社交距離。

 

事實上,特區政府大可以倚仗一直以來「偏藍」的地區網絡,再以特別簽證的方式讓內地專業人員來港協助及培訓採樣義工,從而順利完成今次檢測計劃,並讓建制陣營有更多社區宣傳的機會。

 

當然,如此做法必然會遭到反中反共的群體杯葛,甚至會引來抗爭者到各採樣地點示威和衝擊,到時一般市民(尤其長者)怕見到衝突場面,還是不會願意去參與檢測--故權衡利害後,哪怕冒着被建制派打小報告的危險,目前特區政府的安排,實際上經已盡量「去政治化」以保障市民安全。

 

存僥倖心態 怕連累身邊人?

 

至於第三個令許多市民不參與檢測計劃的原因,基本上源於僥倖心理,乃至發展成「自我不肯面對現實」--這一方面源於諱疾忌醫,既然自己沒有明顯病徵,也就不驗也罷,以免自己驗出屬確診個案後,便不能工作兼連累緊密接觸者要隔離。

 

另方面則是因為疫情近兩星期有反覆向下之勢,容易讓人誤會「中招」的風險不高。

 

固然,以上兩種自欺欺人心理,根本毫無邏輯可言:Covid-19其中一種最危險之特性,正正就是「沒有明顯病徵」,所以才會被周圍的人感染而不自知。

 

縱然毋須過度緊張,但實情是過去本港確有太多例子,屬患者在咳嗽多日後仍不願去檢測,反而到其他診所求醫,部分人更無視風險如常上班--第三波疫情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由外來輸入個案衍生為急速社區傳播。

 

現在香港既然有十分充足的檢測容量,那就算沒有病徵者,亦應該提供樣本,從而讓公共衞生專家得以進一步確認香港的整體「病況」。

 

谷宣傳賦使命感 助市民除「懶根」

 

最後一個令全民自願檢測計劃反應冷淡的原因,一字謂之曰:懶--既要預先登記,又要前往指定地點採樣,到達後還要排隊等候,討厭「限時限候限地點」的香港人,很可能連登記也提不起勁。

 

從解困角度,提升公眾參與檢測採樣的方法,不外乎「增加收集地點」和「加強宣傳」兩途。就本港社區的環境限制,加上今屆區議會那種跟政府極不合作的態度看來,想進一步增加採樣收集點的可能性,估計相對甚微。因此重點只能放在宣傳:關鍵,在於除了強調全民參與檢測可帶來的正面影響(包括可以盡快撤銷限聚令,使市道復甦,並讓香港人有可能盡快到海外出行)之外,還要加大力度批評怕麻煩而不參與的市民,實際上是誤了大事,乃至連累全香港所有人。

 

沒有群眾壓力的話,大部分人的「懶根」不易除,惟有賦予市民一種使命感、責任感,始有可能讓全民自願檢測計劃成功。而與此相關的宣傳信息,亦包括參與檢測者應該在採樣後,應盡可能減少跟其他人接觸,以免被隱形傳播者感染,藉此提醒參與者的自身責任,繼而讓每個人也感受到,自己也要為香港付出,一同走出疫情、迎接明天。

 

原文轉載自《經濟通》 2020年8月24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
嬲爆
1
點算呀
1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