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盡快實施「限購限價」
應盡快實施「限購限價」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克勤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內地和香港的新增確診數字仍未見頂。很多香港市民對這種神秘的病毒聞之色變,擔心自己會被傳染,於是紛紛搶購口罩、消毒酒精等「保命」物品,令供應變得相當緊張。現時,一般外科口罩的價格,已經炒到每盒四、五百元,並非一般基層市民可以負擔。我在街上見過不少基層長者只是用毛巾或面紙遮掩口鼻來充當口罩,或有人一個口罩重用多天。這種情況絕不理想。此時此刻,政府應充分展現危機處理的魄力和勇氣,以強而有力的措施果斷應對,確保供應充足以穩定公眾情緒。

 

囤「罩」居奇者可恥

 

醫護和衞生用品需求急增導致價格飆升,最受損害的是基層市民。首先,除了醫護人員外,最需要防疫用品的就是需要上班的基層市民。他們大多從事前綫工作,手停口停,因而不能選擇在家工作;至於不一定需要上班的基層市民,如退休長者、長期病患者等,他們經濟能力有限,未必可以負擔炒價的防疫物資,以致我們見到派發口罩的人龍,往往是冒着寒風排隊的長者。而個別不良商戶見到這種場面,不但未有增加供應,反而想發橫財,囤積居奇,甚至「趁火打劫」乘機出售劣質貨,做出一些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要解決口罩和其他衞生用品供應短缺的問題,政府便應盡快推出「限購限價」措施。限價必須限購,這樣才可以做到公平分配,確保人人都可以用合理的價錢買到防疫物資。最重要是令市民安心,避免「盲搶」。當然,這種措施只適用於當下的緊急情況,一旦供求回復正常,這些措施也不需要了。

 

此外,需求飆升不止於防疫用品,已經蔓延到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這反映社會出現了非理性的恐慌情緒。在這個時候,政府有責任帶頭平息恐慌,一個可以考慮的做法,是定時向公眾公布本港現在和未來的糧食和必需品的供應情況。單純「出口術」叫市民不要擔心,在二十一世紀沒有太大作用,一定要交出數據才可以說服公眾。當大眾知道原來現在和未來各類物品都有充足的供應,這樣才可以令市民放心。再者,政府也要及時澄清一些網絡謠言,以免謠言擴散令市民的利益受損。

 

危機處理不應拘泥

 

總之,有危就有機,過去政府有些做法未盡如人意。如今危機出現了,政府很應該提升處理危機的能力,在緊急狀態下不應拘泥於一貫做法。就好像早前公開招標採購口罩,就令公眾覺得政府怎麼會迂腐到這個地步呢?在一般情況下,公開招標當然是對的;但現在情況特殊,政府要與病毒的擴散競賽,試問香港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呢?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0年2月12日

 

原圖: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點算呀
1
無計啦
2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