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廣播的未來
公共廣播的未來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政總裁黃永


上月底英國廣播公司總裁Tony Hall宣布請辭,預計留任至今年夏天。BBC本身形容其「總裁」(Director General)一職,既是總編又是CEO,因此相信換人主要是為了準備兩年後的中期檢討──加上2022年亦是BBC成立一百周年(當時叫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到1927年改制為公營廣播,Company一詞從此換成了Corporation),是故換總裁也有新人事新作風的意味。

 

作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公營廣播機構,這次中期檢討自然引來英國本地以至國際輿論的關注。目前專家與學者均認為,英國廣播公司有三個層次的問題必須解決:

 

第一,收費層面:為誰服務?──英國通訊管理局去年10月以「BBC已失去一代人」,來形容近年大部分年輕人寧可選擇收費串流服務(如Netflix、Spotify),也不願收聽或收看BBC。隨之而來的爭議,是既然BBC的受眾或服務對象並非涵蓋不同年齡層全部人口,那目前如同向全民徵稅(即牌照費)的收費模式,或許已不合時宜。最直接的答案當然是受眾可以自由決定是否付牌照費,但如此則可預期收入會大減而難以經營;所以另有建議是把BBC部分收入拿出來,讓成功吸引年輕受眾的傳媒分一杯羹。

 

第二,內容層面:快就是好?──上周日BBC十點晚間新聞報道Kobe Bryant死訊時,竟然在描述其生平事跡的片段中,混淆了Byrant與LeBron James!事件引起熱烈討論,不少評論指出 BBC自積極參與社交網絡的新聞競賽以來,經常在網絡平台發放不準確的訊息,有違其公共廣播約章。但也有傳媒中人認為,不夠快的話,BBC的任何訊息根本就不會在網絡平台得到絲毫注意,故只好把不核實的新聞也先推出去,寧可發現出錯再快快澄清與更正。然而,假如連公營廣播的訊息也不能作準,甚至有機會是假新聞的話,那公營廣播機構存在的意義還剩下什麼呢?

 

BBC恐變政治利器

 

第三,政治層面:立場先行?──BBC所聘請的近兩萬名員工當中,約一半是居住在倫敦而且大部分屬於中產階層。雖然人力資源組成未必會影響新聞編採以至報道取態,但英國廣播公司過去數件有關脫歐的報道或時事分析,卻惹來大量批評,認為跟倫敦以外的英國人民民意脫了節,甚至刻意偏幫留歐派。即將卸任總裁的Lord Hall在決定請辭前一周,已經宣布革新人事編制計劃,目標是在7年之內,把BBC的三分之二的員工,轉為聘請居住在倫敦以外的人士。可是英國的右翼選民與輿論仍不收貨,目前的政治開價是趁中期檢討,索性在2027年全面關閉BBC。

 

英國廣播公司完全消失自然是匪夷所思,但不得不防的是首相約翰遜對右翼的依賴:相信BBC將會跟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民保健服務)一樣,將會成為他的兩面大旗,讓他繼續呼喚民粹之風、操控輿論,成為攻擊其政治對手的利器。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20年2月4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驚訝
0
唔係呀哇
0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