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心態vs人生周期效應
世代心態vs人生周期效應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上星期某天坐小巴離開廣播道的時候,側聞了幾句關於區議會選舉之對話──

 

某甲:咁多區啲行人路嘅地磚掘晒出嚟,遲吓點鋪呢?

 

某乙:問吓啲候選人囉!好似以前咁用石屎鋪番,以後就起唔到出嚟掟喇。

 

某甲:咁咪好核突……

 

某乙:好過掟死人啩……

 

這是一段令人憂心亦帶點扭曲的對話:一方面代表有些人已經放棄了城市的美觀考量,取而代之是安全計算;另一方面也反映不少人認為抗爭還會持續,甚至即使短暫平息,往後仍會有許多暴力衝突,所以要有所準備。

 

心態受政治洗禮

 

留意即使上述並沒有任何關於某甲和某乙相貌之形容,讀者亦已經會對兩人的年齡和政治立場作出一定程度的想像。而這些想像,亦引伸出近年研究選舉政治的學者有關「世代心態」(generation pattern)和「人生周期效應」(life-cycle effect)影響之爭論。

 

所謂「世代心態」,主要是指同時期出生的人(例如:嬰兒潮、80後、千禧世代)會有特定的一套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此集體意識則取決於印象形成期 (impressionable years)有何政治大事件發生,也就是俗稱的「受政治洗禮」,例如不少人認為,80後的政治洗禮是反高鐵事件。

 

與世代心態相對之「人生周期效應」,則認為人的價值觀會隨着年紀增長而跟循一定軌跡:升學、找工作、就業升職、融入社區、準備退休、維持健康等各個階段的選民,各自對某些議題尤其關心──相信這套理論的學者認為,年輕人總有一天會變成中年人,到時他們的訴求自然會有所改變。

 

固然,現實應該是世代心態和人生周期效應同時產生作用──每當人們嘗試解釋選舉出現巨變時(如脫歐公投或特朗普當選),卻往往有更多人相信世代心態的力量更大。然而哈佛大學的比較政治學者Pippa Norris指出,有大量學術研究證明,每次選舉都總能找到人生周期效應所帶來的影響。下星期的區議會選舉,又是另一次觀察世代心態vs人生周期效應的黃金機會。

 

假如下屆區議會仍有某些區由建制派佔多數,確實可以想像這些地方的行人路,或許真的會從此不再鋪地磚。然而,在泛民能夠佔據大多數議席的區份,相信地磚還是會繼續鋪──然而想深一層,這或許是偽命題:為什麼不可以建造一些既牢固亦不能被輕易拆走,兼具設計特色的圍欄和行人路地面呢?是不願意花更多錢重建我們的城市?還是議員和官員的思維均已經跌進強制二分法的陷阱?甚至為鋪路明年立法會選舉而走不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理狀態?

 

只是不論區議會選舉結果如何,跨派系合作似乎仍是引領香港走出困局的必然一步。祝福香港。

 

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9年11月19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6
支持
1
點算呀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