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話 不是談判
這是對話 不是談判

經歷一個多星期的顛簸激盪,緊繃的政局乍現緩解的曙光,政府與學生訂於本周五在傳媒的鎂光燈下,以平等尊重的形式,展開首次對話,這是香港歷來首次的民主對話,大家都應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化危為機,為違法的佔領行動開創一個和平的退機機遇,並為香港的民主發展開拓一個嶄新的寬廣空間。

由罷課至佔領行動,繼而是驚心動魄的街頭衝突和阻路擾民活動,原本標榜的「愛與和平」蕩然無存,民怨民憤日益升溫,社會撕裂的火藥引經已點燃,大家都有責任為問題尋找出路,對話就是達致和平落幕的唯一出路。然而,連續三日的籌備會議,雖已敲定政改三人組與學生「歷史對話」的框架,但齟齬爭拗卻是未能平息,這既涉及互信和戰術的問題,更因學聯希望在對話中加插政治計算,令對話未開始,便蒙上陰影。

彼此都無終極決定權

「政改是唯一議題」這條件是學聯提出的,因而將「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政制發展的法律規定」列為對話的兩大議題,是合理而應該的。畢竟,談政改若不理會憲制基礎和法律規定,只會是天馬行空式的對話,即使有共識,也沒有落實基礎。至於學聯要求在對話中取得實際成果,並要求針對近日的佔領行動,「政治問題,政治解決」,這完全是節外生枝甚至騎劫對話,對今次「歷史對話」產生不必要的扭曲。

第一,政府與學聯只是「對話」,並非「談判」,彼此都沒有終極決定權。在政改三人組方面,由於政改五步曲現已完成第三步,全國人大常委會亦已作出權威決定,憲制和法制完備,沒有理由和權力追溯否定;而學聯方面,亦從未獲得全民授權,只能反映其個人意見,因而希望一役功成,既取得實質成果,亦能解決政治紛爭,若不是天真,就是欠缺誠意。大家需要清楚明白各自的角色和權限,有理有利有節地爭取切實可行的出路。

第二,對話的目的是各自闡述觀點立場,尋求擴大合作的機會,以及解決預防性的衝擊,彼此在相同的方向去尋找共識;能夠即時取得成果是一件好事,但不能按此去評價對話的作用,更不應在對話的過程中討價還價,希望盡量爭取「點數」。因為,談判是一種零和的博弈,對話才會開拓共同的出路。

第三,今次對話並非要決定誰勝誰敗,而是實事求是地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而不是在現有問題之上,增添新問題,或者「趁火打劫」式地攫取政治利益,若是希圖藉對話來為佔領行動添動力,鼓動市民繼續佔領,只會令社會進一步瀕臨撕裂危機,亦令市民承受的傷害進一步加深。

第四,對話應是學生和集會人士的退機契機,若是乘機「抽水」或轉向,將令非常狀態無法緩解,民怨愈趨沸騰,而「車毀人亡」的警號更是長鳴不息。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4年10月9日

原圖:bastillepos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