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券非購物券 檢討成效公私分流
醫療券非購物券 檢討成效公私分流

長者醫療券計劃推行約10年,現時65歲或以上長者不論貧富,每年可獲2,000元,最高累積額為5,000元,新年度的開支預算逾42億元。這筆公帑是否用得其所?是否能做到將公營醫療服務分流到私營的目標?「封頂」或其他專業監管能否杜絕濫用?


醫療券計劃始於2009年,目的是鼓勵長者使用在社區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減少依賴公營服務,推廣基層醫療及預防護理的重要性,所有年滿70歲或以上的長者每人每年獲發250元醫療券。該計劃逐步擴大,金額上升至2,000元,受惠者的年齡下限亦降至65歲。截至去年12月底,有超過95萬名長者曾經使用醫療券。


推行十年始檢討 實太遲


政府最近完成檢討,發現使用視光服務的申報金額達7.6億元,佔總申報額的27%,平均每名視光師每年申報逾百萬元;至於申報金額中位數亦達1,900元,遠高於西醫的平均250元。單價達4,000元,幾可讓長者的醫療券「一舖清袋」的購物單,視光業界佔了四分三,達2.6萬人次,無論金額或宗數,都有不正常的傾斜。


傳媒過往曾廣泛報道有商人慫恿長者用醫療券購買4種非醫療用途的物品,包括保健奶粉、貴價眼鏡、參茸海味,或者對使用醫療券的病人開高價,完全違背醫療券的原意,甚至涉及詐騙。


作為政策制定者和監督者,政府有責任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並適時進行檢討,但計劃實行近10年,一切幾成定局之際才開始檢討,實屬太遲,只能小修小補。當局現建議「封頂」,將視光服務限縮於每兩年2,000元,避免資源被壟斷,醫療券被濫用,但檢討的目標和效果都相當模糊。


1)醫療券究竟是為了治病救命還是防病護理或可討論,但絕不應是購物券,因而檢討方向不應是開支金額,而是使用情況和使用成效,並要做好公私營醫療系統的分工和分流。


長者公院求醫 不跌反升


2)香港醫療系統長期以醫院為本,欠缺社區健康及家庭醫生等基層醫療網絡分流,同時以治療主導,屢屢待病情已發展至非常嚴重,才以極昂貴的急症及專科應付問題。醫療券計劃原意正是透過現金資助,由市場自行形成基層醫療網絡,鼓勵醫療需求較大的長者使用社區服務,而單憑醫療券是否就能實現這目標?


3)有調查發現使用醫療券的長者,每年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求診次數介乎2.8至3.3次,與沒有醫療券的人求診次數無大分別。同時,用了醫療券後,長者看公立醫生的比率不跌反升,由73%升至78%,反映十年磨一劍的醫療券,作用未見寸進,應如何改善呢?


不用白不用 成濫用溫床


4)醫療費用高昂,醫療券金額相對偏低,「做鹽唔鹹,做醋唔酸」,加上不能兌換現金和有使用期限,不少長者便抱不用白不用的心態,明知被欺詐都不介意,因而為濫用提供溫床,應如何杜絕根治?


5)從投訴個案的內容,反映濫用醫療券問題不限於視光業,還涉及其他各個專業,如何規管?如何「封頂」?專業自律無效,才需接受監管部門的規律,相關專業團體的參與和協助便必不可少。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9年3月25日


原圖:RT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
支持
1
超無奈
2
無意見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