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永遠是對的
議員永遠是對的

兩年前上屆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增加高額長者綜援,同時把合資格的年齡由60歲加到65歲。去年陳茂波把這政策落實寫入財政預算,在立法會通過。兩年來見不到有多少傳媒報道對政策有強烈不滿,政府可能認為是小事一樁,挑不起興趣,又或是以為輕舟已過萬重山。


世事無常,在政策落實前不足一個月,兩派議員竟同時發難,在林鄭月娥到立法會答問時群起反對,既有人在會議廳外持標語抗議,亦有在答問環節提出責難,事後更有長者入稟司法覆核政府的決定。


議員為貧苦發聲值得鼓掌,但為自己過往兩年來的一片空白謀解脫,不單只難以服眾,更突顯了政客賴皮卸責的本性,有便宜搶着撿,踩着狗糞便往他人身上抹。


陳克勤說政府把調高長者綜援申請年齡「偷偷放進預算案」;柯創盛說900多頁的預算案中,提及收緊長者綜援年齡的內容只有一頁,所以林鄭說建議得到議員的批准「不公道」;張超雄承認當時或有「走漏眼」,邵家臻卻罵林鄭「老屈」立法會議員。議員諉過別人司空見慣,臉皮這般厚的卻不多見。


立法會議員每月支薪10萬大元有多,各自還有一整隊的議員助理要政府出糧,竟然可以面不紅、氣不喘的告訴納稅人,因為文件太多,所以有些原來很重要的民生大事看不到。900多頁文件都是公務人員逐字寫出來的,若遺漏了一兩項,尊貴的議員又可會體諒,罵得少一點?政府各部門不知多少人花了多少個日與夜,都是為着給議員提建議,怎樣運用公帑服務市民,難道高薪厚祿的議員完整看一遍的時間也沒有,還是根本就不要看。


柯創盛的遁詞還包括,預算案中考慮到綜援雙糧、派錢和長者醫療券等民生措施,「我冇辦法唔批」。議員通過預算案,若不是全部同意,辯論發言都可以批評當中反對的地方,日後再跟進,或許柯議員信奉沉默是金吧。


預算案中已列出相關變動的開支,當年的《施政報告》寫明建議,政府發出的新聞稿亦講得清楚,毫不含糊。事實上,各主要媒體也有報道這「細節」,包括《信報》。議員們是盲了心,抑或刻意看不到?


醫生診症太多、司機工作時間太長,出了事故可以跟查改進,避免重蹈覆轍,但不能用作藉口卸責,最錯就是說全不是我的錯。增加長者綜援申請年齡的決定,或有可爭議的地方,但把疏忽歸咎文件太多,只會反映議員質素低。


鄺俊宇既調侃支持預算案的建制派議員應感冤屈,又說「有錢填海,無錢畀我哋的老人家?」挑撥離間,搬弄是非,質素更是等而下之。不如問,「有錢畀失職的議員,無錢填海建屋畀市民住?」更有意義得多。人不可能永遠沒錯,俗語說得好,錯就要認,打就企定,選民沒理由給票予窩囊。


本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9年1月18日


圖片來源:邵家臻Faceboo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好正
4
搞笑咩
3
無計啦
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