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形成本是這樣簡單
文化的形成本是這樣簡單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陳恒鑌

莊子的《南華經》講述「庖丁解牛」,當中提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學習其實同出一源,先了解事物當中的道理,就能遊刃有餘,而不只是對其表面的虛有認識而已。近幾年,香港中國語文科的改革成效受人質疑,新高中課程加入300多篇的參考篇章,使科目着重「能力訓練」,而忽略其作為「文化載體」的重要。故此,現時有些學生雖然認識中文,但對於背後所隱含內容及深層意義卻鮮有認知,故有「孔子讓梨」的錯誤時有發生。中國語文,在香港作為母語的學科,不單有着對學生訓練表情達意的目的,更是對凝聚社會和建構文化起着積極的作用。

如果有讀過舊會考制度的同學,剛才提到《庖丁解牛》時,必然有所回味。現在,在舊同學之間提起當年26篇課文部分語句時,例如《曹劌論戰》的「肉食者鄙」;《念奴嬌》的「大江東去」;甚至是《聽陳蕾士的琴聲》中那種在「崑崙之巔上的水晶」……都會驟驟然產生一種時代的感覺,彼此有着不可言喻的默契。不單是在香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經在其回憶錄指出,年幼時在英文學校背誦過《莎士比亞》、《約翰福音》等的課文,其能與馬來西亞的領導身上獲得同一種文化的感覺。即使彼此民族及政見有所不同,但能在少時所學習的語文課上找到相同之處。

然而,俱往矣,現在香港的學生不再需要學習中文範文,面對的題目卻是現代語文的邏輯問題,就這樣把語文教育搞得味同嚼蠟,毫無生氣。部分教育界人士更批評,新的考試制度容易令學生成為「空心老倌」,因為無法有效備試,致使部分考生只能「空槍上陣」,等於將整個改革的原意本末倒置。

最近,教育局就新高中中國語文科應否重設範文舉行簡介會,諮詢中文科老師意見,並初步選出17篇文章成為必修課文。我個人認為,對於重設範文的考核形式表示贊同。雖然有老師表示重設就是走回頭路,但同樣地,我們亦要考慮到語文科目對培養學生產生文化歸屬感的重要性。況且,我們談的不是其他語文,而是中國語文,其上下五千年燦爛文明,摒棄此作為文化根基,不是一種浪費的舉動嗎?

原圖:uwants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