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放入《施政報告》的炸彈
「漏」放入《施政報告》的炸彈

林鄭月娥任內的第二份報告終於出台了。評論《施政報告》的優劣,不僅要看它寫些甚麼,更要看它「不」寫甚麼。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早在宣讀報告前,政府不斷放風,把《施政報告》內容,不斷發放給傳媒,轉移視線,令大家被多達250項新項目吸引眼球——大建公屋、改建工廈為中轉房屋、延長產假、興建東大嶼人工島、全禁電子煙……這些息息相關的民生措施,逐漸遮蓋了提升至「國際層面」鬧得滿城風雨的馬凱事件。馬凱事件背後是,中港和西方傳媒就港獨問題埋身肉搏。長遠是廿三條立法。譚耀宗已不斷向鄭施壓。林鄭怎會不知道廿三條是計時炸彈,隨時會陷她於管治危機,重燃佔中或旺暴的戰火?


設計《施政報告》,就像玩話事啤。輪候公屋的時間突破五年關口,成為管治危機。但政府又不想得失商界,不敢把粉嶺高爾夫球場起樓,寧願斥重資改建工廈為官家劏房,分明是冇辦法中的辦法。工廈採光差、樓宇舊、衞生條件不好,但依然斥巨資去馬,就因為務求盡快把輪候公屋的人龍縮短。政府手中皇牌是錢!庫房水浸,林鄭縱觀全局之後,決定用錢換中轉屋、補貼產假、補償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對商界的損失、禁電子煙,以換取巿民、家長、醫學界、勞工、泛民等的支持……


恩惠變成政治籌碼,要先演一場欲拒還迎的大龍鳳,包括反對禁電子煙、成立房屋專責小組研究收回高爾夫球場、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令大家虛驚一場,到政府收回成命,格外顯出是皇恩浩蕩。


一切招式,還要掩蓋廿三條碰不得。《施政報告》的虛虛實實,是一場釜底抽薪的好戲。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8年10月11日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5.0px 'PingFang HK';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5.0px Arial;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7.0px}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5.0px Arial; font-kerning: none}

原圖:港人講地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6
好正
3
唔係呀哇
0
嬲爆
2
無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