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風送武漢重返舞台中央
時來風送武漢重返舞台中央
周前隨團前往湖北武昌考察一周,考察後的觀感可以用8 個字來形容:眼界大開,感慨良多!
武漢在近代史上是一座無人不識的「名城」。「武昌起義」,是結束滿清以至整個中國帝制的歷史事件。而在晚清階段, 「南皮相國」張之洞在位湖廣總督凡18 年之久,張之洞算是晚清一位具相當傳奇色彩的名臣,歷史小說家高陽筆下也寫過不少有關張之洞的故事。但論名氣,張之洞並不是所謂同光同興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那個檔次。但對中國現代化的貢獻,張之洞其實不在「曾、左、李」之下。但一般的歷史評價, 張就是不如「曾、左、李」。這就大概是歷史的無奈!
歷史名城條件優越
張之洞主政湖廣期間,以武漢為中心,推行所謂「湖北新政」。新政的核心措施包括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而這支原本是為了「勤王衛國」的「湖北新軍」,最終卻成為了終結「愛新覺羅皇朝」的「革命新軍」。
革命的果實最終結在武漢,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張之洞的「湖北新政」近於必然的結果。張之洞就任湖廣總督之後,高度重視文化和教育,大力興辦新式學堂,推動現代和留學教育,建構了傳統教育和新式教育共同發展的教育體系,令湖北的近代教育後來居上,走在教育改革前列。而興辦實業,也是從最基礎的層次改變了湖北的社會和文化面貌。張之洞先後創辦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大冶鐵礦、湖北織布局、漢陽鐵廠機器廠、漢陽鐵廠鋼軌廠、湖北繅絲局、湖北紡紗局、湖北製麻局等近代工業企業。這些企業一時興起,說是發生在傳統中國的「工業革命」,亦不為過。而伴隨着近代工業在湖北遍地開花,商業和貿易也是如雨後春筍,國際貿易突飛猛進,在1904 年貿易額已經突破一億両大關。在軍事、工業、商業、外貿都向現代社會目標進發時,人民還可以忍受甲午戰敗後還不知改革的滿清政府嗎?
武漢具備這些優異的歴史條件,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當然是舉足輕重的城市。在「一五」和「二五」規劃中,武漢仍在重點工業城市之列。但在1978 年改革開放之後,武漢跟那些沿岸城市相比,就算不是相形見絀,也是失去昔日鋒芒。在1980 年,中央宣布成立深圳、汕頭、珠海、廈門4 個經濟特區,武漢不在其列。而在1984 年再宣布14 個沿海城市進行改革開放,武漢也沒有雀屏中選。到了2000 年,沿岸城市改革開放早已搞得有聲有色,中央着手開展西部大開發,武漢作為中部城市,對這波改革政策又是擦身而過。在2007 年,武漢的生產總值在全國城市排到第16,固然被老對手北京、上海和廣州愈甩愈遠,也落後於杭州和無錫等「長三角」後晉城市,甚至連廣東的佛山和東莞也趕過這座曾開創改革先河的歷史名城。直至中央提出長江經濟帶的政策之後,中部崛起才算是名實相符。
張之洞督鄂的18 年為武漢奠下堅實的現代化基礎,其良好的教育和敢於創新的文化是其中兩條最重要支柱。每年武漢培育的大學生人數超過100 萬,而其中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更成為高新科技人才培育的重鎮。當沿岸城市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搶佔先機,之後陸陸續續提出的東北振興計劃、浦東新區開發,以及西部大開發的浪潮中,武漢默默扮演着「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角色。武漢每年培育上百萬的大學生,尤其當中的高新科技人才,源源不絕支援四方八面的改革開放事業。在長江經濟帶政策的推動下,武漢作為其中的核心城市,正迎向其重新出發的大潮流,人才開始重新匯聚於這個中部大城市。
四通八達人才匯聚
在目前的發展大勢底下,有幾個因素對武漢特別有利。首先,中央對特區和其他發展區域的特殊有利政策,最終會向其他區域和城市延伸。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發展,武漢在政策優惠方面跟其他先發城市逐漸扯平。而其他先發城市的成本在發展過程中大幅提升,土地資源也發展得七七八八時,武漢就可以發揮其後發優勢,其工業和商業基礎良好,再加上位處全國中央,是歷史上九省通衢之地,各大鐵路公路都交匯於此。而武漢在長江中游,可以充分利用江河運輸成本便宜的優勢。當這些優勢漸次匯合成為有利發展的潮流時,武漢的歷史文化和基礎,再加上作為百萬人才的育地,時來風送,武漢就由過往的「為人作嫁」,變成了「移船就磡」。許多高新科技公司由沿岸城市陸續遷入武漢,而當地政府也推出一系列吸引和留住當地培育的人才的政策,以人才吸引企業。高新創新企業落戶武漢,成了一時之盛。
今年是改革開放40 周年,寂靜多時的武漢正重新走回經濟發展舞台的中央。在2017 年,武漢在生產值的城市排名,已經一躍而起,進入前10 名城市之中,名列第9。高鐵香港段開通之後,香港前往武漢不過是4 小時旅程,大家可以束裝就道,到武漢懷緬辛亥革命歷史、重溫張之洞的大膽改革、步上泊在長江邊上恍如電影《太平輪》的「知音號」,體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武漢的浪漫情懷,驅車又或漫步和上海沒有兩樣的現化城市建築群,認識今天的武漢!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8年5月17日
原圖:xinhuane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