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硝煙的三小時 
沒有硝煙的三小時 
朋友遊長江三峽,傳來美麗的天險照片,巧合地,我正坐在金鐘,聽75年前一個歷史人物的孫兒,說一段發生在長江三峽的慘烈戰事。金戈鐵馬,血肉橫飛,今日遊人可安逸遊江,實在要向岩石上的英靈敬個禮。

長江最著名的三峽景區西陵峽南岸,有一處風景絕佳的天險​,叫「石牌」。因為此地有一塊狀如令牌的巨石,令長江水流突然來個110度的大拐彎,故得「石牌」之名,亦成為軍事上罕有的天然屏障。
抗戰期間,日軍攻下武漢,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當時日軍要乘勝追擊,沿長江以水路攻入重慶是唯一途徑。
1943年5月,蔣介石下達命令,關係重慶安危,石牌天險絕不能失,一定要死守。於是,戰區司令陳誠把重任交給自己最信任的嫡系部隊18軍11師,由師長胡璉帶領。
當時,陳誠上將曾給胡璉打過電話問: 「可有把握守住要塞?」胡璉斬釘截鐵地說: 「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於是回頭跟戰士們起誓: 「從明天起,我們將與敵人短兵相接……戰至最後一個,將敵人枯骨埋葬於此,將我們的英名與血肉塗寫在石牌的岩石上。」
天險上的戰況不為人道,然而最駭人聽聞的,是當中有三小時完全沒有槍聲的對壘。
沒有硝煙的戰爭才是最慘烈的戰場,因為雙方已打到無法開槍的程度,於是上刺刀肉搏是最後選擇,廝殺足足持續了三小時,這也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白刃戰,結果,1500多名中國士兵躺卧在中國最美的江山,2000多名日軍魂斷石牌,日軍敗退了,門戶守住了。
《中國國家地理》曾如此描寫這場石牌守衛戰:「那時候,中國農民家的孩子營養普遍不好,十六七歲的小兵,大多還沒有上了刺刀的步槍高。他們就端着比自己還長的槍上陣拚命。如果他們活着,他們也會在自家的橘園裏吸着小口的香茶,悠閒地看着兒孫,溫暖地頤養天年。可他們為了別的中國人能有這一切,死掉了。」看着這段歷史,猛然驚覺,我們就是這些呷着香茶享受太平日子的中國人。
這天,在金鐘,聽完胡璉上將孫兒說往事,我上前向他握手言謝,不獨是謝謝他的分享,更要謝謝所有守住國土的先烈,沒有他們的血和魂,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安樂日子。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18年5月16日
原圖: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宣傳部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