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贏在布局
建制派贏在布局

本文作者為洪錦鉉/城市智庫召集人


311立法會補選建制派勝兩席,尤其是九龍西鄭泳舜以2,419票(1.12%)勝出,是香港特區在立法會補選史上首見建制派擊敗反對派。其他兩席雖未勝,建制派得票無論數字或比率都拉近與反對派的差距,香港島陳家珮以9,547票(3.5%),新界東以鄧家彪以30,858票(7.5%)落敗。無疑,這是建制派一場勝仗,贏得相當漂亮。


 筆者向來深信:選舉勝敗皆有因!只要有選的機會,就有贏的可能。每場選戰,不論勝負,「事後諸葛亮」必然能得出雙方優勝之處和不足之缺。311立法會補選開戰之前,筆者曾在一個活動公開研判,建制派在九龍西戰勝機會最高,選舉結果將是「勝負一線間」。當然,有很多因素支撐筆者的研判,最重要的是建制派「布局得當」,相對反對派「布局失誤」,形成反差效應。


 反對派陣營碎片化厲害,各佔據某類別政治光譜,各自考量如何謀取選舉中利益或減少利益(選民)流失是很正常的事,整合必然困難,更不要說統一行動。反對派意圖以初選機制整合各力量,以求達最大共識—推舉共同認同參選人。可惜當反對派提出「政治論理」作為推薦參選人準則,初選參選資格就限定在本土派,並形成輿論壓力,初選不僅是形同虛設,更如筆者之前撰文所指「藉初選,排異己」。試問被排斥出來的民主黨、民協、公民黨等樁腳會落力助選嗎?


跨黨派支持利助選


建制派陣營也是黨派林立,也有選舉利益考量。若利益分配不平衡,助選力度會削弱。311立法會補選,建制派由最具有群眾基礎的三大政團和工會派人出戰,香港島是新民黨陳家珮、九龍西是民建聯鄭泳舜、新界東是工聯會鄧家彪,後來加入民建聯。此舉不僅平衡主要方面利益考慮,更強化互相依賴助選作用。同時,聯合其他建制派政團和人士的支持,形成跨黨派支持。


 建制派三個參選人均不是魅力型政治人物,難以靠一己之力感染其他黨派支持者和中間選民,單靠一個政團支持難以集中基本盤票源。只能靠跨黨派跨團體助選,眾星拱月,眾志成城,才能實現最大程度鼓勵選民投票支持,才有贏的基礎。


 好的布局就是勝利的一半。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8年3月28日


原圖:大公報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