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歪風遍香港 民主真義荒腔走板
暴力歪風遍香港 民主真義荒腔走板

已不只一次聽到周圍不同行業和年齡層的朋友慨嘆,今日香港的社會狀況感到痛心,當然,筆者亦是其中之一。香港今天正被各種力量撕裂,包括政客、傳媒、大眾,甚至稍有公民意識的青少年,在個別傳媒及網媒的影響下,事情變得越來越情緒化和激進。今天的香港,爭取民主似乎已跟「暴力」脫不了關係,謾罵和衝擊變成「家常便飯」,筆者真心想問一句,一向以法制為核心價值的香港社會,對於一向以理性自持的大多數港人而言,真的是應有的局面嗎?
 
立法會內,議員從「掟蕉」、「掟陰司紙」,發展到「掟玻璃杯」;曾經只是個別議員挑釁官員,如今亦演變成要群起攻之,須由多名保安在旁維持秩序。立法會激進派議員帶起街頭抗爭從以往的平和、理性,演化成一定要面目猙獰地對著履行自身職責的警員粗言穢語,加上種種無禮的肢體動作,似乎恨不得與警員埋身肉搏似的。上述種種情況,無不令人扼腕嘆息,粗暴的行為和語言,已對香港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對有人輕易丟棄美德,筆者深感悲哀,因為政治,我們對人的基本「尊重」都忘了。
 
對人的基本禮貌及尊重均欠奉 還侈談甚麼公義?
 
於是,看到「學民思潮」的同學,多次禮貌欠奉地當面質問高官,甚至有一次幾乎要將話筒推到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臉,此情此景,一大批聲稱支持民主和人權的人竟歡欣鼓舞;見到在演藝學院的畢業禮上,有學生向主禮的林鄭月娥做出雙手交叉的手勢及拒絕敬禮,有人更是拍手叫好,部分媒體、媒體人更不遺餘力地將之包裝、美化為不畏強權。
 
近年,香港媒體對立法會會議的關注有增無減,這本是好事一樁,可以讓市民了解政府政策和社會民生事務;然而,當媒體的鏡頭深究的不是議員們討論的政策內容,而更多是捕捉誰又「掟嘢」、誰又破口大罵的時候,實際已經本末倒置,更是助長不良風氣。在激進政團的渲染下,議員們紛紛「搶鏡」比較誰更「激」,到底今天香港,所謂的「民主」已被打上甚麼烙印?民主,還是原來的模樣嗎?
 
尊重自己 尊重場合 選擇合適的抗爭地點
 
作為一個有點人生閱歷和是非觀念的長輩,筆者想對做過或支持過上述「英勇事跡」的年輕人忠言逆耳一句:我絕對尊重和欣賞大家追求民主、自由的初衷,但我對年輕一代蠻橫無禮的表達方式,感到羞恥。正如演藝學院校長華道賢所言,他對學生在畢業禮上的行為並不感到生氣、憤怒,而只是很傷心;他知道學生很可能不會理會其說話,但仍極力呼籲學生尊重莊嚴、重要的場合。
 
一個孩子不聽話,做了錯事,自信的家長一定會憤怒痛斥,用盡方法讓孩子改過,但華道賢的那種傷心,包涵的是對香港年輕人走上激進之路的無能為力、無可奈何。華人社會較注重知識的灌輸,卻在品德的教育上卻似有闕如,香港新一代青年人的民主意識加速覺醒,藉著政改的歷史契機,這原本是值得我們這些生長於殖民時期,無機會爭取民主的老一輩歡心鼓舞的好事;但當爭取民主與暴力抗爭,甚至與情緒化的發洩緊密掛勾,筆者不禁要擔心,以暴力表達訴求(不限於民主訴求)會否成為一種理所當然?
 
理屈詞窮才會用暴力
 
暴力示威和粗暴抗爭,不尊重他人之餘,更重要的是不尊重自己。民主,除了是一人一票的選舉外,更重要是培養公民海納百片的器量,即使所持政見不同,尊重他人意見仍然是民主的必要元素。激進派議員將暴力歪風帶入社會,他們的支持者爭相仿效,結果議事論事淪為「暴力為先」。理直,自然會氣壯;只有理屈詞辭之人,才會用暴力抗爭去爭取政治訴求,亦只有文明非暴力的抗爭方式,才會真正改變社會和感動人心。
 
香港社會民主未成,風氣已敗的惡果,即便我們果真得到民主,但早已輸掉了整個過程和細節,它還可能稱為成功嗎?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相信大多數港人的目標是一致的,筆者呼籲真心為香港未來著想的各位,勿丟失作為一個合格社會人的良好品德,尊重法制,也尊重你的政敵,好好運用自己最大的智慧,以更加明智的方式去實現香港的普選夢。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