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主導需求港人民生受影響
自由行主導需求港人民生受影響

上兩篇文章跟讀者講述香港土地供應問題後,今次我想跟大家分享中港關係的個人看法。

首先,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事實,香港是不享獨立領土的。中央與香港特區的關係及管治方式以《基本法》為依歸,早已訂明「一國兩制」,在《基本法》的框架之下,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都非常清楚,當中包括行政長官是由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本法選出,再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租金急升店舖單一化

另於多個範疇上,港府也可根據港人利益向中央提交建議及諮詢意見,CEPA就是其一。內地遊客訪港數字近期成為市場焦點,自從允許更多城市自由行及實施一簽多行政策以來,內地訪港人數由2003年至今已急升四倍。

基於對本港產品的信心和兩地貨品存在差價,大量內地旅客來港購物,大大刺激本地零售、旅遊、酒店和餐飲業的營業額,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不過,如此客量亦導致商舖租金急升,店舖種類愈來愈集中於自由行喜歡選購的化妝品、珠寶、手表及奢侈品,酒店亦經常爆滿。

基建不足不勝負荷

香港的旅客群組合,過去30年不斷轉變,於80年代,由於日圓高企,日本遊客是主要的消費群,但隨日本經濟衰退,歐美遊客逐漸取代其地位。而於最近10年,內地旅客人數急增,所講的不是幾十萬,而是上百萬、上千萬人次,而且消費能力與歐美客不同,隨內地經濟發展,私營企業迅速崛起,不少內地客累積大量財富,揮金如土。

來港旅客由主要來自發達國家,慢慢變成來自內地,這不僅對旅遊業,甚至對整個社會都有影響。相比中國,香港這塊只有700萬人的彈丸之地,基礎建設有限,10年前我們根本沒有預計訪港旅客量激增,尖沙嘴、銅鑼灣等商業區,甚至新界部分商場、港鐵站人頭湧湧。

推高樓價加重醫療負擔

大量內地客湧港,不只對各行各業有影響,亦對我們的民生帶來衝擊,住屋問題便是其一,內地投資者對本港物業需求上升,加上低息環境及現有供應不足等因素,刺激樓價上揚,先不說中低收入階層無力負擔,即使專業人士亦感吃力,即使有能力,也只能購買細單位。

要解決居住問題,最終只能退而求次,只有接受較差的居住環境,對健康及生活質素都構成損害。然而,面對內地的龐大商機,地產商早已不在乎本地的需求,只迎合可付出更高樓價的內地人。

醫療方面,內地人佔用香港公私營醫院的醫療服務,令本地人輪候門診、專科、手術、床位、分娩服務等時間大幅延長。由於內地人士對醫療服務需求急增,不但導致私立醫院收費上升,更吸引醫生轉投私院,令公院流失大量醫生,服務質素受到很大影響。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6月26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