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危機意識檢視抗災系統
提高危機意識檢視抗災系統

過去的一個星期內,本港先後受到颱風「天鴿」及「帕卡」吹襲,天文台更因「天鴿」而發出本世紀第二個「十號波」。而「天鴿」進襲期間,正值天文大潮,強勁的風暴潮令本港多處變成澤國,大澳、鯉魚門及杏花邨險情處處。不過,兩次風暴期間本港的電力、食水及通訊等大致維持正常服務,而風後的交通及市面亦能迅速恢復過來,反映本港的城市抗禦能力已達一定的水準。然而,有幾點筆者認為當局還需予以關注,並作出跟進。

市民危機意識不能鬆懈

或許近年本港的風暴已甚少造成重大傷亡及破壞,市民的危機意識亦漸見鬆懈。傳媒鏡頭所見,儘管面對「天鴿」正面吹襲,岸邊翻起巨浪,依然有不少市民,臨海「觀潮」,甚至下水「暢泳」。而「帕卡」來犯之時,亦有遊客冒險登山,最終要耗用大量人力物力救援。以上各種不顧自身安危,加重救災負擔的行為,過去一段時間亦屢見不鮮。而當局除在風暴來臨前加強宣傳,諄諄勸止這類危險行為外,就真的別無他法?香港彼岸的台灣,同樣是經常受到颱風吹襲的地區,當地的《災害防救法》就授權當局在災害應變的必要範圍內,劃定某一區域,限制或禁止人員進入或命令離去,違者會被處予罰款,甚至要求屢勸不改而自招危難者支付救援的開支。而此法就曾用於防止颱風期間岸邊觀浪、登山及海釣等高危活動。台灣的做法,不一定可以通盤照搬到香港,但其中是否有某些經驗可以協助提高市民的危機意識?各界不妨探究一下。

無疑,近年啟用的大型防洪工程,如荔枝角和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以及跑馬地地底蓄水池,在這兩次風潮中發揮了防災功效。但鯉魚門的防澇建設,以及2013年建成的大澳一涌河堤和相關的防洪工程,卻未能通過「天鴿」的考驗,鯉魚門和大澳依然淪為澤國。至於杏花邨地下停車場「沒頂」事件,更須高度注意,因類似的意外在澳門就奪走多人性命。雖然,過去地下車庫在暴雨或風暴期間偶有水浸,但絕少變成「沒頂之災」,故管理公司及市民很少將之視為「低窪地帶」加以提防。是次「沒頂」事件沒有釀成人命損失,實屬不幸中之大幸,但卻不能掉以輕心。而隨着極端天氣現象趨向頻繁,全球暖化導致水準風險上升,當局實應藉此重新檢視現行的防災應變機制及相關安全系數,特別要檢視現有的排洪蓄洪系統是否足以應付天文大潮海水倒灌的考驗;沿岸海堤的高度及抗禦力,是否經得起風暴潮的衝擊;以及重新評估地下設施或隧道,在暴雨或大潮期間被「沒頂」的風險等,透過全面審視抗災系統,確保本港能夠妥善應付異常氣候變化的挑戰。

原文轉載自《商報》 2017年8月30日

原圖:柯創盛faceboo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