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評估 學習壓力
學習評估 學習壓力

被稱為TSA(全港性系統評估)改良版的BCA(基本能力評估)現正進行,雖然爭議聲音未息,但大家關注的罷考沒有出現,考生亦指試題較校內評核更易作答。當然,問題的焦點在於應否進行學習評估、怎評估,以及如何處理學生壓力?

TSA或BCA的原意,都在某程度上評估學校的表現,但在實踐的過程中,萌生操練學生的問題,亦由此引發爭議,令到學習評估這主軸被忽視甚至遭扭曲。

教育局助理秘書長陳巧敏指出,TSA不提供學生個人成績,不會為學生排名次,小三TSA要求學生能理解簡淺敘述性文字的段意,數學科則要求把平面圖形分類,內容已包含在日常教學內,學生毋須操練。

TSA檢討委員會成員侯傑泰認為,TSA做法已屬低風險,而TSA的具體推行細節有討論和改善空間,但若完全廢除評估,本身水平較弱的學校,失去TSA或BCA這「驗身」報告,學校教學怎能提升?

的確,求學不是求分數,但現實是DSE的每一分,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非資優學生,應否勤用功呢?學校會否加強操練,這是校長的責任及其水平的表現,教育局和家長都應積極監察;但若為學生減壓,而放棄操練、放棄評估,對學生是愛還是害?

大家都知,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動力的來源;面對壓力,每人的反應和處理方法都不同。自己也好,父母也好,要做的是找出最少一種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密封在「保護罩」內。

原圖:文匯報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7年5月8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