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選舉
民主選舉

本文作者為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

民主選舉是大家希冀的制度。然而以為「民主選舉一來,萬事俱佳」,以為香港目前面對的問題,是因為沒有民主選舉,那是幼稚。泛民議員和媒體一直大力追捧的選舉制度,不是香港發明,更不是香港獨有,只不過是從外地引進,因此這些民主選舉制度的效用,大家可以通過觀察外地的政治實況,對這些民主選舉制度的實際效用,知悉一二。

台灣引進西方的民主選舉制度,歷史比香港長,因此我們不妨看看台灣。台灣既有政黨輪替(已經是第三次),也有直選各級領導人、直選各級議會、活潑的公民社會、獨立媒體。然而由陳水扁到馬英九到今天的蔡英文執政,台灣的社會爭議不斷,就是一些關鍵的基本建設工程,也因為不斷議而不決,而無法動工。之前是核四(第四個核電廠)爭議,爭議了逾三十年,近日有位處嘉義的故宮南院爭議。

據上周四的《中國時報》所載,故宮南院這個本擬是台灣的新地標,卻因為內鬥,於是承辦BOT案(Build Operate Transfer)的民間廠商被媒體「擺上枱」,被某媒體指為人謀不臧。

翻查台灣故宮南園網頁,清楚寫着因為爭議而令工程延誤的歷史。原定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執政當局核定在嘉義縣太保市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原訂於二○○八年竣工開館,惟陷於履約紛爭,工程停滯……幾經延宕,故宮南園最後於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啟用試營運,但其他非博物館設施如「旅館及文化體驗設施」會以BOT方式批出。然而今天又陷入紛爭。

一個屬於文化範疇、地標式的建築因為政爭不斷,延遲了七年才完工,復因內鬥而令其他設施的興建出現紛爭,不知何時才能順利完成。

香港的泛民議員和學者不斷說有了一人一票,政府便可以有足夠政治能量凝聚共識,解決分歧嗎?台灣的困境比香港大,怎麼解釋?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7年2月13日

原圖:台灣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