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共建香港營
同行共建香港營

只餘數天,特首選舉提名期開始,各有意參選者正式「入閘」,大家慣常以「睇跑馬仔」的心態看待,關注的只是選戰氣氛和誰勝誰負。

不過,特首選戰只是一時,香港的管治和發展卻是永續,特別是經歷內耗撕裂的煎熬,誰上誰落固然重要,但是否有管治新願景、新哲學?能否領引全港同行,共建香港營?那才是重中之重!

香港近年民粹泛濫、政治化橫行,社會撕裂,發展舉步維艱,社會渴望下一任特首能夠帶領特區政府,扭轉目前的困局。當前的兩大參選熱門之一的林鄭月娥坦言:「前面的路一點也不容易行,但我對香港有承擔,對市民有信心,我願意以關懷、聆聽、行動,同大家一齊攜手同行,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令香港明天更美好!」

另一位參選人曾俊華亦指出,如果沒有「人和」,則難以「政通」,認為「信任」、「團結」、「希望」都是現時香港社會最重要的元素,如果欠缺這些元素,則難以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

對於社會公眾來說,參選人的選舉承諾永遠吸睛,但絕不能盡信,我們要求的不是「盡如我意」的政治期票,而是實實在在的為民籌劃、為解決現存問題提出具體可行方案。

由經濟之都變成示威之都,再因支持遽減而由示威變示弱,香港的社運政爭在過去幾年經歷過山車式顛簸,社會不必要地承受沉重的代價。因應目前的亂象,特首需要有效梳理的內外源頭有三:

一、《基本法》第23條立法和普選政改方案,這是不能迴避、但也是難解的死結,彼此立場明確,亦未為對方預留下台階,由此一再觸發臨界大爆發,但亂後如何善治?這個燙手山芋應怎處理?是堅守憲政責任,還是和稀泥式妥協,抑是借反映民情把責任卸予中央?這並非個別參選人的選舉工程,也不是個別選委的投票考量,而是關乎特首的政治承擔和全港的長遠福祉。

二、近年政情發展,先是藍黃對碰的建制與泛民對決,再而是建制分裂的梁營唐營,以及泛民分為溫和與激進,一派再分數黨,沒完沒了的碎片化、民粹化和口水化,香港還有前途?在早前的林鄭月娥的分享會,大家見到纏繞多年的梁營唐營之爭,已形成大整合,若再借新管治手法連合非建制派,冀求已久的香港營將可同行共現。

三、在「特朗普震撼」之下,中國勢將首當其衝,而香港作為小規模的外向型都會,如何在「一國兩制」之下,與中央攜手應對震撼,這是特首的基本責任,也是香港福祉之所依!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7年2月10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