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大國,不是支那!
中國是大國,不是支那!

 

本文作者為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長容永祺

新一屆立法會在周三召開首次會議兼宣誓就職儀式,部分議員公然展示「香港不是中國」的港獨旗幟,青年新政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游蕙禎在以英文宣誓時,更把「中國」的英文「China」讀成「支那」,游甚至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讀成「People's Re-fxxking of Gee-na」。筆者很少撰文指名道姓譴責某些人的不是,惟對梁游兩位立法會新丁侮辱國家及傷害國人感情的行為,實在感到氣憤,在此必須向兩人作出嚴厲譴責。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支那」一詞對中國人帶有嚴重的侮辱性。資料顯示,「支那」一詞源於印度,起源自梵文,原為古代佛教經典對中國晉代的稱呼,後來經佛教交流傳入日本,成為日本民間對中國的普遍非正式稱呼。在日本侵華時期,因中日兩國為敵國,「支那」一詞被日軍廣泛使用於中國人身上,意思等於是愚昧、劣等,故此華人社會普遍認為「支那」一詞具侮辱性。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日本政府終接受中華民國政府要求,向全國發出「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通告,此後「支那」一詞逐漸在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書及報刊雜誌消失。

日本二戰侵華歷史,由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發生的蘆溝橋事變開始,中國歷經八年抗爭,在抗戰期間中國人民遭日軍殘殺、欺壓、強姦,更有不幸婦女被日本軍人強徵作慰安婦,中國人飽受摧殘,傷痕纍纍,身心俱苦,作為一名中華兒女,相信無人能忘懷這段痛苦的歷史。

炎黃子孫樂見中國強盛

筆者還記得就讀小學時,常聽母親說,香港三年零八個月淪陷期間,日本人如何欺凌中國人,我在童年常和童伴玩一種當時流行的遊戲,玩法是邊叫口號、邊做動作,口號大概是:「中國勝利,日本掃地」、「中國騎馬,日本坐地下」,這都反映了中國人如何痛恨日本侵華。

回顧中國近代史,中國接連遭受外國列強侵略和割據,在一八四二年的鴉片戰爭,清廷被逼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及後又割讓九龍半島及被強行租借新界。此外,在一八九五年又因甲午戰爭而被逼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釣魚島等島嶼。雖然中國至今與日本就釣魚島主權爭議還未解決,但今日的中國已不再是往昔被日本侮辱的「支那人」或「東亞病夫」,且不懼怕任何外國勢力的挑釁,可以昂首挺胸在國際舞台上公開聲明不容侵犯我國主權。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應樂見中國能愈來愈強盛。

筆者希望香港年輕人知道,就算在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期間,印象中當時亦無人提出要求香港獨立,最多只是支持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提出「以主權換治權」的理念,這證明中英兩國及香港居民皆認同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因此,青年人可以不滿特區政府施政,甚至不認同中央的治港理念,但絕不應做出辱華行為,甚至走港獨路綫。

香港已在九七回歸祖國,香港人不出三代絕大部分都是內地移民,兩地人民血濃於水,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香港人根本不是另一個民族,那些不承認自身是中國人的港獨主張者,是否太過數典忘祖呢?所以,年輕人須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學習中國近代史,吸取歷史教訓,方知香港和台灣如何在百多年前被英國及日本租借和奪去,被逼與祖國分離,亦盼大家明白中國至今仍未能統一台灣,收復國土。

港獨不單違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更會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香港繁榮穩定。國家和香港正面對港獨思潮的挑戰,理性的香港人皆有責任不再讓其繼續發酵和壯大,應齊心為國為港分憂,合力維護一國兩制,確保香港繁榮穩定。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6年10月19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