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反服貿自踩香港 徒累港人
藉反服貿自踩香港 徒累港人

最近台灣有部分人士為反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發動連串政治抗爭,並且霸佔立法院、衝擊行政院,經已超越法治社會的管治「紅綫」,更為兩岸合作帶來新挑戰。

在此敏感時刻,一批聲稱為民主和社運人士的香港人,胡亂參上一腳,在台灣報章刊登廣告,羅列一些不盡不實的論點數據、妄行指劃,更反手對《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簡稱CEPA)和國家惠港政策及內地民眾倒打一靶。或許,有關人士以為單憑藉一個廣告,就可對兩岸三地「一炮三響」,但這種政治投機,猶如燈蛾撲火,損己累港。

港政客登廣告抹黑CEPA

本來,任何人都有其個人觀點、政治訴求,只要有法可依、有理可據,並且不損及公眾利益,大家即使不同意也會尊重。不過,該份聯署廣告,在觀點和內容,出現多處偏差誤導,以及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果,都須予認真檢視釐正。

首先,廣告聲稱香港的CEPA,「比台灣的黑箱更黑箱,只須特首簽署,立法會沒權審議」。這根本就是顛倒黑白。因為根據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的對外經貿活動屬於特區的行政管治範圍,除非涉及法例修訂或公帑開支,否則與立法會職權無關,又何須提交審議?這是行政立法職權的基本分際。

至於所有外貿協議,以及CEPA及其補充協議,一律由財政司司長主管簽署,不存在所謂特首簽署。廣告的聯署人中有立法會議員,卻竟連基本事實也弄錯,是真糊塗、還是刻意誤導?

況且,對於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內容和執行細則政府一直有向立法會、公眾和業界作出交代,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亦有跟進討論,何來黑箱作業?

不進取怕競爭 反指控自由行

其次,廣告聲稱CEPA和自由行都只對香港帶來壞處,但福禍好壞,人人各有因果,不能因自己無糖吃或粒糖細,就要大家都無糖吃!事實上,當年困處政經低谷的香港,若不是依憑CEPA和自由行再喚生機、重新上路,境況將會不堪設。這都是不容抹殺扭曲的事。今天,惡水已渡就反嫌橋阻路,去之而後快,這公道嗎?

至於對自由行旅客的指控,更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搶購奶粉是商業行為,應說管但不能禁。至於藥房林立,更屬市場規律,應予配套支援,絕不能行政干預;況且,全球的財經金融服務機構、主要國際企業亦都雲集香港,難道要一一驅趕?

此外,自由行旅客數量多,香港在應付方面遇壓力,但不應有「舖細就嫌客多」的敗家仔心態。增設施、提質素、完善管理,這都是政府的責任,但若是因為有人不思進取怕競爭,沉緬於昔日的務農養魚生活,就硬要屬於700萬市民的香港時光倒流,重回一家七口一張床的獅子山下時代,這根本是一項恐襲式的劫持。

挑動兩岸三地 港人代價重

此外,對於廣告指控「梁振英盲推中港融合」的說法,更令人心寒。須強調,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血脈兩連本是一家,現既已回歸,就必須融合,否則就不是兩制,而是兩國。一國兩制和長達50年的過渡,已是對香港的特殊照顧,若繼續倒果為因,不知進退,只會將香港迫進困境。

事實上,人各有志,若身為炎黃子孫卻拒當中國人,請隨便!硬要在島內政爭尖峰漩渦中混淌水,亦請隨便!但不要胡亂以港人名義作墊背、以不盡不實的觀點數據,以政治抽水形式,去挑動兩岸三地的敏感神經,作出失實的指控。

台灣報章廣告費只花數萬元,但香港卻要為此付上不明不白沉重代價,對香港和全體港人都非常不公平。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4年4月8日

原圖來源:FFPIC.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