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社會
暴走社會

筆者最近看了《暴走社會》一書,它是描述日本因為網絡文化而引起的反應過度、失去耐性的社會。在今天的網絡年代,我們是否已經「習非成是」?我們會否憑藉自以為正義的道德感,不理事實去批判他人、而且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

話說臨近選舉期,筆者所屬的互聯網專業協會,又遭到某媒體及相關的網上抹黑,又說協會種票,又說協會審核資格不嚴格云云。他們拿的非資訊科技界從業員登記為立法會IT界選民例子,根本不是協會的會員,某媒體憑什麼說協會審核不嚴謹呢?

再者,媒體是否應該向不同的協會查詢一下,看看涉事者究竟是哪一個組織的會員才作事實報道呢?

某媒體的處理手法可以更嚴謹嗎?事實上,互聯網專業協會的合資格會員投票資格是根據立法會條例第542條20Z的(1)(ja)(iii)所定義的,完全是依法辦事,香港是法治社會,而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筆者但願他們也懂尊重其他人的守法行為,別草率地把別人依法辦事說成「寬鬆」。

再者協會既要求會員申請者需要填申請表之外,更需要他們提供文件去證明申請表上的資料屬實,比起某些只是網上填表,不用提交證明文件的協會更嚴謹。為何某媒體沒有一同報道某些團體更「寬鬆」的處理手法呢?

此外,某媒體所說的種票更是子虛烏有,協會在過去四年來的合資格投票人增長只有400名。

根據報道,有別的組織在短短一年間合資格投票人增加了5000人,究竟哪些組織更有種票之嫌?是不是應該有正義的媒體或網民挺身而出說出真相,用事實告訴大家呢?

身為讀者,我們應好好思考媒體的報道是否完全真確,用事實去思考,而不是憑感覺去思考呢?當我們遇見抹黑批評的言論時,是否應該去想想背後是否具邏輯,有沒有聽聽被批判一方的說話呢?

在今天暴走社會裏,我們應否放慢腳步、停一停想一想,究竟批評言論是主觀的情感發泄、有動機的抹黑詛咒,還是以事實理據去評論?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2016年08月25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