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初心成功落實
「一國兩制」初心成功落實

香港回歸祖國整整十九年了,成就如何,結果如何,其實是大家有目共睹。儘管反對派每天都是挑事情、出難題,把「一國兩制」寫得一文不值,但香港的客觀事實和情況如何,不是反對派說了算。

近日在鳳凰衛視重溫中國外交重量級人物吳建民大使的演講,內容是有關中國崛起的機遇。吳大使用了兩句話送給在座的年輕學子,就是「有比較,就有鑒定」,要他們多些看世界事物,多讀歷史,那就可以古今中外地比較。

社會問題只能逐步解決

這兩句說話,其實是思考方法上的金科玉律。我們生活在人間,不是天堂,人間就當然是不完美的世界。反對派要批評、要挑撥、要找問題,在不完美的世界上,是易如反掌。但社會問題,有哪個角落不存在,在哪個人間國度不發生!所以明白反對派的伎倆,對香港現時存在的情況,我們客觀一點來判斷,就可以借用吳大使在大講堂中送給青年學子那兩句話—— 「有比較,就有鑒定」。

反對派所挑的問題,幾乎是全世界任何社會都會面對的問題,這些問題,只能夠逐步解決和改善。但隨着市民的要求不斷提升,這是一個無休止的過程。例如環境保護,哪裏是終點?扶老助弱,怎樣才是完美?香港這麼小的地方,但住了七百三十萬人,居住條件如何才是稱心滿意?政府任何政策措施,都是通過十六萬公務員、十多萬受政府資助機構的僱員,以及一大堆接受政府委託的外判服務來施行。幾十萬人每日為香港市民服務,會不會犯錯?而且政府政策,就算是公平公開公正地制訂和執行,對每一個市民的影響也不是一樣,甚至有正面,也有負面。例如抑制樓市的「雙辣招」,對地產商就有負面影響,對地產經紀也有負面影響,有得有失,很難異口同聲讚好,這就是現實。

所以對「一國兩制」的評價,不能用一些全世界政府都遇到的管治問題,又或者現實世界人人遇到的問題來評價。張德江委員長上月中來港視察,在宴請各界代表時,提出「毋忘初心」之說。這個初心,就是當年面對香港回歸,由一個實行資本主義,在經濟和金融方面取得相當成就的社會,通過「一國兩制」的安排,順利回歸祖國,成為實施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個部分。但又可以維持香港的地位,以及保障香港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與水平,這就是當年鄧小平先生提出「一國兩制」的初心。「一國兩制」成功與否,不是反對派說了算,也不是由香港社會存在種種必然問題來定奪,而是用這個初心來評定。面對香港這一歷史問題,中英三個不平等條約的歷史問題,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包容並存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成功獲得解決,當年推行「一國兩制」的初心獲得落實, 「一國兩制」就是成功的。

推行「一國兩制」的初心有沒有成功落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上吳建民大使那兩句話, 「有比較,就有鑒定」。大家把今天香港的現實生活,和二十年前比一比,和三十年前比一比,再和四十年前比一比,公允地比一比,客觀地比一比,那就有答案。

香港核心價值沒有改變

香港核心價值之中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我們現在的自由,比回歸前有沒有削弱,行動自由如前,生活自由如前,罵政府的自由比以前更是大得多,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生活方式,根本上沒有變!

香港回歸前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如今香港的地位只有比以前加強。這不是個人的判斷,看看香港上市公司的市值,看看每年上市集資的市值,看看香港銀行的規模和活動,以至財政和監管上的穩健,就算在面對亞洲金融風暴以至美國次貸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時,香港金融機構都履險如夷。這些表現不算成功,什麼才算成功!反對派再不信,就看看美國權威智庫和評級機構給香港的排名和評級,香港的地位有沒有低落!

近年不斷有人炒作的所謂移民事件,大家有沒有看過香港過去三十多年的移民數字,香港近年每年移民的數字維持在六千到七千的水平,是回歸前移民高峰的十分之一左右,不止是遠比1995年高峰時低,也遠比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前低。遷冊移民等信心問題,已是97年前回歸的歷史。「有比較,就有鑒定」,稍為比較一下,就可以見到,當年推出「一國兩制」的初心,已經完全成功落實,超額完成。

當然,對於香港一直都存在的反對力量,他們視搞垮「一國兩制」為終身事業,他們儘管可以在輿論上、政治上興風作浪,但「一國兩制」的成功,是關乎七百三十萬人的根本利益,是整個國家的根本利益,如何會讓你一小撮人搞得垮!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2016年06月28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