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面面觀
區選面面觀

 

本文作者為立法會議員郭偉強

2015年區議會選舉已塵埃落定,雖然有選區戰果出乎意料,但激進派全軍盡墨則不出所料。整體而言,大部分市民仍是傾向支持有政績的參選人。對於立場各異的賽後評論,例如是否可以依靠小恩小惠建立選民網絡,年輕是否王道,一代新人是否勝舊人,首投族的投票取向如何等等,相信仍有待進一步了解。筆者嘗試探討上述的命題。

香港已多年處於政治內耗狀態,立法會拉布致政令不通,「佔領事件」令社會撕裂,普選政改方案遭泛民捆綁否決。在如斯政治環境下,選民只能依靠選票決定香港的前景。求變的心,創造了47%歷來新高的區選投票率。有8名年輕「傘兵」擊敗老將,泛民及建制也有多名資深議員落選,包括4名雙料議員。「盲拳打死老師傅」並不是泛民、「傘兵」獨有,建制「新丁」在九西、新西更加戰績彪炳。

筆者深信選舉要憑實力,選民對參選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因此勝負取決於平日播了甚麼種籽。有泛民輸家控訴敗於建制派的強勁動員力,敗於物質網絡,與其說是錯誤分析,倒不如說是「賴地硬」。以深水埗麗閣選區為例,工聯會已是第四度挑戰該區,經歷了12年的屢敗屢戰,終獲勝利。如果說工聯小花是僥幸取勝,因第三者分票所致,不符實際情況,完全抹殺了陳穎欣比其他候選人在地區事務上傾注更多汗水的事實。如陳穎欣憑藉年輕幹勁,把困擾了麗閣邨三十多年的高層住戶水壓不足問題迎刃而解,印證「成功非僥幸」。

對於「敗於物質網絡」的指控,既侮辱了選民智慧,也摑了泛民友好一記耳光。如果依靠「蛇齋餅糉」便能籠絡民心,又如何解釋在選舉前不避嫌派出大量月餅的泛民派葵青愛將,最終落敗?換言之,選民對候選人的「愛恨」,在於候選人是否有關心他們的需要與訴求。

年輕是否王道?一代新人是否勝舊人?每逢選舉必有新人湧現,新登記選民有26萬,自然多了首投族投票。新人能夠搶灘,除了首投族因素外,相信大部分緣於現任議員忽略了開拓新票源,才出現「陰溝裏翻船」。

筆者身邊有不少年資頗長的區議員,今次也受到新人挑戰。挑戰者落區不到兩個月,用了大量新手法宣傳,包括社交媒體,鼓動了一些新票源。然而爭取連任者也不是個個坐以待斃,只要全力以赴、認真迎戰,舊人也可連任。新人不一定勝舊人,年輕不一定是王道。

區選完畢不等於曲終人散。筆者也是廿多歲首次參選,到了第二次參選才當上了議員。登上了議席,就不能停留在口號抗爭之中,而是要實實在在的承擔社區及市民的託付。未來四年將考驗他們的勇氣及能力,如何將理念與現實社會結合,解決社區與民生問題。路遙知馬力,市民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四年後就會派發新一張成績表。希望屆時大家憑實力證明,今天是值得市民支持。

原文連載自《大公報》2015年11月26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