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矣」有感
「日本投降矣」有感

本文作者為吳康民

參加《大公報》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圖片展覽的盛會,看到該報在七十年前日本投降之日,報章頭條的標題是:「日本投降矣」。

這個「矣」字,可圈可點。文言文的「矣」字,有嘆息之意。當前人們說中國是「慘勝」,這個「矣」字,大概有表達「慘勝」的辛酸。

的確,八年抗戰,中國軍民犧牲了好幾百萬人,財產的損失更不計其數。日本當然也是慘敗,它也死了數百萬人,並遭遇空前的原子彈襲擊,使廣島和長崎頓成廢墟。人類的浩劫,至今仍以二次大戰為最。

「日本投降矣」見報之日,我正在粵東梅縣,是個十九歲的大學生。

一九四五年初,日寇垂死掙扎,從武漢及廣州兩線夾攻,企圖打通粵漢鐵路。我在粵北坪石鎮的戰時中山大學校址就學,戰事迫近,遂隨學校部分師生,徒步或乘短途汽車,輾轉到達梅縣,長途跋涉,苦不堪言。在梅縣聞「日本投降矣」,自然喜不自勝,因而立即策劃買車票趕赴廣州復學。經多日舟車勞頓,終於回到中山大學的「老『家』」石牌。

很可惜,當年中大同窗潮汕籍的學生,急於回家鄉會親,往後乘坐兩艘小電船由汕頭赴廣州復學。兩船皆遇風雨沉沒,中大潮汕籍學生數百人不幸罹難,我也痛失多名同窗好友。

回到廣州石牌,校舍竟臨時被闢為日本戰俘宿舍,幾經與駐軍交涉,方挪出若干為我們居住。但當時大部分學生與家庭斷絕聯絡,缺乏接濟,只能靠微薄的學生貸金生活,因而伙食極差,三餐無肉,只有天天啃大白菜。反觀新一軍部隊,以至日本戰俘,他們的伙食都比我們為佳。

戰後國民黨官兵竟忙着在廣州「劫收」,所謂「劫收」,就是把日寇、漢奸的產業及財產據為己有,甚且把漢奸的妻女也包括在內。加上蔣介石政權仍念念不忘「剿共」,民怨沸騰,學生帶頭,終於形成「反內戰、反飢餓」的學生運動。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5年9月9日

原圖:大公報、新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