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加至二十座
小巴加至二十座

本文作者為黃大仙區議員莫健榮

小巴是富有香港特色的交通工具。它路線較短,車費較低,主要用作接駁交通樞紐和鐵路站之用。因為上落車地點方便,行經路線靈活便捷,普遍受市民歡迎。過往經營小巴是一盤好生意,投標者眾。但隨着近年成本上升、勞工短缺和市場激烈競爭,很多路線無利可圖反要倒蝕。有不少小巴路線不停向運輸署申請加價以維持經營,令區議員處於兩難局面:批准加價而服務無改善,容易受政敵攻擊和引起居民反感;反對加價最終又可能導致路線停辦,對當區居民造成更大不便。

近年,不少小巴路線因經營困難而出現流標甚至停辦,影響日常出行。有建議小巴倣效巴士綑綁數條路線招標,以盈利路線拉上補下補貼虧損的做法,以維持路線服務。最近小巴公司更提議由十六座增加至二十座,以節省成本和提高營運效益,使既有服務路線得以維持。

區議會曾就小巴二十座展開討論,大部分與會者支持。此舉可減少行走小巴數目,但載客量不變,又能紓緩交通擠塞、減少廢氣排放和耗油,符合環保節能原則。同時,小巴承辦商可改善營運環境和維持服務,紓緩加價壓力。

小巴加至二十座好處的確不少,但亦存在反對聲音。首先,加座位令牌價水漲船高,租車司機要負擔更高租金和保險費用;專線小巴司機也須增加勞動強度,因為每車次要服務的人次增加;此外,在繁忙路線,市民等候小巴時間會減少,相反在非繁忙路線市民反而要等候更長時間,讓小巴有足夠乘客開車;另外,的士業界也認為此舉會影響司機生計。因此,運輸署對小巴加座位的態度仍是相當審慎,市民亦宜作全面多角度思考。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 2015年9月4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