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進來」破解港青上流困境
2021-06-19 09:00:00
「走出去、引進來」破解港青上流困境
本欄上篇提到,香港青年缺乏上流機會的核心原因在於產業結構與勞動力供應的錯配。目前,香港的優質職位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專業服務業,供應相對有限;但與此同時有大量的基層崗位空缺。這背後反映的是,本地高等教育政...
2021-06-19 09:00:00
【一帶一路】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今開幕 高雲龍:大灣區促進中國全球化
由香港中華總商會舉辦的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今早(17日)開幕,本次論壇論壇主旨為「連繫大灣區輻射『一帶一路』」,深入探討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推廣香港服務業,並探索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發展商機。多位嘉賓出席並...
2021-06-17 13:21:27
探索香港創科之路(五之三)
大灣區的發展促進了區內人口和資源的匯聚。2019胡潤財富報告指出,廣東省擁有600 萬元人民幣資產的「富裕家庭」以至千萬元資產的「高淨值家庭」合共近百萬戶;即使2020年受疫情影響,這些家庭戶數減幅不大,數量仍居...
2021-06-15 08:00:00
探討香港創科之路(五之二)
本文作者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鄧淑明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擁有自由市場、健全的司法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而且是大灣區的一分子,得到中央支持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這些獨有的優勢,...
2021-06-11 08:00:00
【諸行無常】當代滬港「雙城記」
「上海給我的感覺非常親切,久而久之,反而覺得上海的生活便利程度比香港更多元化」;「上海的城市基因,也改變了我的性格。上海最大的特點,就是海納百川」;「上海是國內最多跨境企業合理總部的城市,我非常看好上...
2021-06-10 18:13:20
【短片】【滬港合作】兩地官員、專家齊倡結合長三角丶大灣區優勢 梁振英:滬港須深耕合作領域 陳啟宗:國家不可能等香港 滬政協主席董雲虎:譜寫雙城合作新篇章
//上海及香港兩個城市,作為長三角及大灣區的核心城市,是新經濟、新產業、新功能的重要承載地。兩地強強聯手,一定可以大有作為!// 滬港合作與發展研討會9日在上海及香港 兩地同時舉辦,主要探討「十四五」發展與...
2021-06-09 23:34:28
【為國效力】22歲港生獲深圳擬錄公務員 稱投身祖國建設是應有擔當
去年12月份,在服務「雙區」建設專項招錄公務員考試中,深圳首次設置定向港澳選拔職位,近期擬錄用4名港籍公務員,黃科毅便是其中之一。他從244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擬錄用為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辦一級科員。黃科...
2021-06-09 14:14:27
【短片】【事業舞台】陳茂波接受《鏡新聞》專訪:撥66億元支援本港年輕人就業、籲按興趣多探索大灣區、胸襟眼光越大、事業舞台越大!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講得好,你有幾大胸襟,你嘅事業就有幾大,只要親身去過大灣區,你就會發現機遇無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政府撥款66億支援本港年輕人就業,又呼籲年輕人按興趣發展事業,要到有很大發展空間...
2021-06-06 08:30:00
大灣區十大定位與戰略趨同
要實現「十四五」規劃「雙循環」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筆者在前一次文章談過香港在大灣區的9大角色。然而大灣區不只包括香港,要令大眾更易大灣區這個「品牌」,我認為可以從大灣區的10大定位出發,增加大眾...
2021-06-06 08:00:00
【短片】【需求】調查指大灣區消費者願高價買香港品牌商品 史立德:近年內地人民對於高檔是的產品需求愈來愈大 陳國民:是香港企業通往大灣區大門的重要鎖匙
//品牌局聯同廠商會委託大學進行研究,對象就係大灣區嘅消費者,究竟佢哋點睇香港牌子?邊類產品最受大灣區消費者歡迎?// 香港廠商會與香港品牌局合作委託的一項調查發現,大灣區消費者願高價買香港品牌商品。廠商...
2021-06-04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