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屈穎妍在線】EP88:我們應該有所謂

除了英國,全世界媒體及人民對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離世的消息,都是用「女王逝世」來形容,只有香港人,對這位已經「唔關事」的君主,會有「皇上駕崩」的悲慟。


這幾天,英國領事館門外繞了幾條街的弔唁長龍,還有幾個戲子的呼天搶地,把一幕憑弔變成一種政治表態。


本來,悼念英女王沒什麼問題,無論是代表官方禮節性鞠躬、還是個人出於內心對女王的懷緬,都沒問題。


香港的問題出在:為什麼這麼多崇尚民主自由、講人權平等的年輕人,會對一個素未謀面的別國女王,充滿崇敬,反而對疼愛自己的國家嗤之以鼻?追求民主,為什麼會景仰帝制下的君王?英女王一生不用工作,就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這不正是他們口中的不公義嗎?


當大家怪責這些去英國領事館排隊獻花的香港人戀殖的時候,大家可有想過,為什麼這種虛無的戀情會持續至今?


想像一下,今天,回歸祖國25年後的香港,一個普通人的活動如下:


我去伊利沙伯醫院探完病,走出彌敦道,步行至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坐小輪穿越維多利亞港,走到中環皇后像廣場,由皇后大道中坐車到皇后大道東,到達伊利沙伯體育館看了場球賽,再經過羅素街、皇仁書院,走進維多利亞公園,女皇銅像依舊肅然而坐,彷彿仍管理著她的子民……


未完,我小時候因為家貧,有病都是去戴麟趾夫人診所排門診;長大後想到外國深造,就申請愛丁堡公爵獎學金;假日行山,走得最多是麥理浩徑;親友離世,最後告別式在哥連臣角火葬場……


由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彷彿都是英國人留下來的恩典。


彌敦爵士(Matthew Nathan)是香港第13任港督;梳士巴利侯爵(Marquess of Salisbury)是英國20世紀的三任首相;羅素(James Russell)是19世紀時香港的庫務司;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是英女王丈夫菲臘親王的貴族封號;麥理浩( Murray MacLehose)是香港英治時期任期最長的港督;還有在任時政府官員貪污成風的港督戴麟趾(David Trench),他的夫人也能在香港留名;連一個英國皇家工程兵團的測量師歌連臣(Thomas Bernard Collinson),都能在小島留芳百世……


25年了,英國人的「恩典」,透過一個個名字,滲進人心,連未經歷過殖民統治的新一代,也永誌不忘。


有人說,難道要把皇后大道中改名成建設路、新華路?


其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歌連臣……都是中文,好聽與否?習慣與否?心態而已。還記得域多利羈留所嗎?現在改名做「大館」,有型又有歷史感。


過去,我們中國人器量大,覺得無所謂,就由得那些殖民名字流傳下去。現在看來,是錯誤的。在去殖問題上,我們應該有所謂。當英女王已經忘記你,但偏要把她世世代代銘記著的,原來是我們自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60
好正
12
心心眼
11
好好笑
8
令人傷心
16
嬲爆

評論

  • Happy21
    Happy21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grinning:
    • Happy21
      Happy21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grin:
      • Happy21
        Happy21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grin: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