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分身原則──服務公眾
建立「數碼分身」(digital twin)來提升城市管治水平,已是多國共識,而新冠疫情更催化了數碼轉型。 數碼分身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等結合3D模型,並配搭傳感器、人工智能(AI)等科技,連結虛擬與現實的城巿,方...
2021-05-15 08:00:00
數碼分身 未雨綢繆
南韓去年除了飽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風季傷亡也慘重,豪雨引致山泥傾瀉沖毀道路房屋,超過50人死亡,打破9年來風災傷亡紀錄。如果能在基建或高危地區作實時監測,有助緩減天災的破壞和作更迅速的應對,因此當地積極...
2021-05-08 08:00:00
智慧科技提升長者居家安全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的人口推算數字,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於十五年後佔整體人口達三成,未來二十年將增加近一倍;長者人口超過二百五十萬的情況將維持最少三十年,可見人口老化日趨嚴重,故當局必須要盡快審視現...
2021-05-07 08:00:00
悼香港海洋生態保育之父
3月底收到英國傳來的噩耗,我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莫頓教授(Brian Morton)在英國與世長辭,享年78歲。 勤奮踏實又循循善誘的莫頓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海洋生態學家。自1970年代起,他任教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
2021-05-02 09:00:00
政府宜設高層組織 助智慧城市升級
近日聽到新加坡外交部長的演講,打動人心之餘,更令人思考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路向。 事緣身兼新加坡「智慧國計劃」部長和外長的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今年3月在當地舉行的一個地理資訊會議上,大談地理空間...
2021-04-30 08:00:00
本地科研商品化趨勢
母校香港大學在「2021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多達11個金獎和銀獎,以及評判特別嘉許金獎,校友都興奮得奔走相告。港大歷年獲獎無數,今次又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個1972年創辦的發明展,開宗明義是擔任橋樑,讓發...
2021-04-25 10:00:00
貼地實用的科研傑作
母校香港大學近日傳來捷報,在2021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佳績,贏得11個「金獎」和「銀獎」。其中在「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技術」獲得評判特別嘉許金獎的殊榮。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全球創新科技界的年度盛事之一...
2021-04-18 09:00:00
後疫情時代數碼轉型
上次提到觀塘的塞車問題,暴露了舊規劃與新發展嚴重脫節的困局。3月下旬在新加坡舉行的地理資訊會議,雲集40多名來自歐美、澳洲、東南亞和世界銀行的專家,探討交通出行、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問題。筆者作為主講嘉...
2021-04-13 09:00:00
行山不留痕七個守則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人未能如往常自由到外地旅遊,只好以行山為樂,奈何郊野熱點到處人頭湧湧,還伴隨着滿山垃圾。 有環保團體於去年三月連同十六名義工到大帽山郊野公園清理山徑。在短短九公里的山徑中,合共清理...
2021-04-11 08:00:00
以先進科技應對出行難題
3月初在香港大學智慧城市碩士班的最後一課,同學分組演示全球不同智慧城市中香港可借鑑之處。其中一組指出,觀塘交通擠塞嚴重,應該仿效倫敦劃出低排放區域,減少車輛駛入,違者嚴懲(倫敦罰款高達100英鎊),以改善...
2021-04-07 09:00:00
激發創意不能單靠比賽
上次提到深圳每年舉辦的「開放數據應用創新大賽」(SODiC),推動政府部門進一步開放數據,發揮數據潛力和刺激社會創新,香港可以如何借鑑? 今天,深圳被譽為中國「最互聯網」的城市,該巿早於2016年推出數據開放平...
2021-03-28 08:00:00
善用空間資訊 促進數碼轉型
上次提到我在香港大學的智慧城市碩士班,同學在學期最後一課演示了不同智慧城市的特色。各地政府各師各法,但方向都是加速「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其中數據的角色尤其吃重。 譬如美國紐約的《開放...
2021-03-19 08:00:00
智慧城市以數據基建為本
智慧城市近年在全球和內地的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可以如何借鑑,以他山之石應對人口老化、住屋供應不足、交通擠塞、空氣污染等眾多難題?最近課堂中的熱烈討論,也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話說上周剛完成本學年在香港大學...
2021-03-14 08:00:00
AR令學習倍添趣味
幾年前,一個風靡全球的捉精靈手機遊戲,令擴增實境(AR)技術廣為人知。時至今日,AR已不局限於娛樂層面,還延伸至醫療、零售、培訓及教育等範疇。當中在教育的應用更是百花齊放,日漸成為教學大趨勢。 中史教育平...
2021-03-12 08:00:00
深圳示範5G提升城市管理
在最新出爐的《財政預算案》中,港府表明繼續推展第五代流動通訊網絡(5G),包括提供公共設施安裝訊號基站。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在這方面已經大幅超前。 5G數據的上下載速度能較前幾代網絡大幅提升,並縮短反應時間...
2021-03-06 09:00:00
4招推動創科 數碼基建成關鍵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創科部分,可以着眼幾個方面: 1)人才培訓,裝備未來 「奇趣IT識多啲」計劃向每所資助小學提供40萬,從小學培養學生對IT的興趣及認識;「創科實習計劃」恒常化,資助本地理科大學生體驗創科...
2021-03-05 08:00:00
一圖勝千言
在十九世紀,倫敦被不知名的傳染病突襲。當大家以為病毒是透過空氣傳播,約翰.斯諾醫生(Dr. John Snow)把疫症相關的數據,包括出現的地點、道路和水源等繪製成一張地圖,向市政府闡釋霍亂的傳播路徑,成功遏止了...
2021-02-28 10:00:00
3大方向 促港再工業化起飛
前幾年仍是政府熱話的「再工業化」政策,近日似乎已少人提及。2016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香港要發展再工業化,回應工業4.0的全球趨勢。再工業化是透過資訊科技、物聯網(IoT)等一系列先進技術,為生產系統自動化或...
2021-02-27 08:00:00
地理資訊系統規劃新鐵路
政府公布港鐵(00066)將開展北環線項目的規劃及設計。該項目包括設置古洞站,又在現有西鐵線錦上路站及古洞站之間興建連接鐵路,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增設3個中途站,預計2034年全線落成。 北環線連接東鐵線及西...
2021-02-22 08:00:00
增強溝通有助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一年,回想去年1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推出全球首個疫情互動地圖儀表板,以地圖、圖表等展示重點資訊,令人一目了然,各地反應熱烈,每天的瀏覽次數逾10億。...
2021-02-14 08:00:00
【危害國安】22歲男被控發布具煽動意圖刊物 申保釋被...
【培育未來科學家】北京大學科學智能學院深圳成立 梁...
【樂壇盛事】謝霆鋒演唱會圓滿結束顯露不捨:有期會繼...
【才聚香江】香港國際人才職業博覽會舉行 約50家金融...
【作育英才】成龍現身「龍樂無界」師生見面會 勉勵學...
【鐵筆錚錚】從在商言商與民族大義 看巴拿馬運河「前...
【獨家文章】這是一宗向對手遞刀的交易
【獨家文章】神秘部門的「戰績」
【獨家文章】從一碗麵想起……
【精選文章】黃台之瓜 何堪再賣
【獨家文章】一場鬥良心、鬥道德的商戰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