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共享基金會團隊向聖保祿學校800學生介紹工作 梁振英鼓勵學生拓寬視野助國家發展
【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共享基金會團隊向聖保祿學校800學生介紹工作 梁振英鼓勵學生拓寬視野助國家發展

共享基金會今日(13日)在聖保祿學校舉行「一帶一路醫療人道援助教育講座」,全國政協副主席兼共享基金會主席梁振英、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教授向近800名同學發言,鼓勵她們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他強調香港在中國國際交流中的重要角色,以及青少年參與建設公共福祉的重要性。




「你的未來只會受限於你的視野,你要相信你的世界很大,比香港島、九龍及新界更大,而你值得擁有更大的世界。」梁振英鼓勵同學要拓寬視野之餘,又以法律行業為例,他指香港的法律行業有悠久的歷史,內地的法律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電動車、機械人、電影等領域,這些都在內地迅速發展。而內地距離同學們只有45分鐘的路程,僅僅是深圳河對岸的一片土地。




梁振英表示,同學比以往任何一代香港人都更有機會抓到面前的巨大機遇,無論是在職業發展的行業選擇上,還是在地理範圍上,甚至可能比其他國家的同齡人更有優勢。因此,「你們非常幸運能夠成為這一代香港人中的一員。」




他又指,1988年至1990年,他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秘書長。1990年,《基本法》正式頒布,當時他只有34歲,因此,他想對在座的同學說:「不要因為年輕而低估自己的能力,世界是你們的舞台。」


剛出席全國兩會後從北京歸來的梁振英,還向同學介紹《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支持港澳「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稱國家會認真完成有關目標,包括協助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這是為什麼中國短短40年內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他又指,香港的商界通常會將國際交流與合作,理解為經濟合作,但實際上,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範圍遠不止於此。共享基金會就是一個例子,它是一個總部設在香港的國際人道主義醫療和公共衞生組織,專注於幫助「一帶一路」國家改善公共衞生和醫療條件。


梁振英表示,國家「十五五」規劃當中,將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他鼓勵同學,如果想成為律師,應該考慮成為海事律師,而不僅僅是房地產、商業或金融服務律師。作為海事律師,將幫助國家發展與海事相關的產業。


本身在聖保祿學校畢業的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表示,聖保祿學校的校訓是「Omnibus Omnia」(為所有人,做所有事),所以請同學思考一下共享基金會的工作,可以如何體現到同學們每天看到的校訓。她表示,共享基金會總部設在香港。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非政府組織,但他們的總部並不在這裡,所以這是在地的非政府組織,她鼓勵同學加入並一同建設共享基金會。




陳英凝稱,通常人們都認為,加入醫療組織做志願者必須是醫生或公共衞生專業人士,但事實並非如此。共享基金會需要各種專業的優秀人才,例如攝影師、記者、律師,因為他們的工作涉及多個國家和多個領域。


她又介紹了共享基金會在多個國家展開的人道救援工作,指出共享基金會一旦在一個地區開展工作,就會消除所有積壓病例,確保當地病人能夠得到治療,所以團隊會長期駐紮在當地。


她還舉例說,共享基金會為兩名柬埔寨的死刑囚犯進行了白內障手術,通常來說這些囚犯不會得到治療,但共享基金會認為,這樣可以讓囚犯看到他們的家人,因此亦幫他們進行手術。她又指,東非國家吉布提很多難民沒有機會接受白內障手術,他們在現場也會詢問這些人是否願意接受手術,如果願意,就會為他們提供手術。


她亦都分享了團隊在塞內加爾以及毛里塔里亞遇到的故事,讓同學們知道各地風俗不同,人道主義救援組織如何解決這些問。


同樣也在聖保祿學校畢業的共享基金會高級項目專員Ravneet就介紹了她在基金會的工作,例如在另一非洲國家毛里塔尼亞進行白內障積壓病例消除計劃時,發現患者數量遠遠超出預期,以至醫院內的等候區都爆滿了,患者們要坐在外面的地上。基金會於是與醫院協商,找了一個地方搭建帳篷,但他們發現,患者更喜歡坐在地上而不是椅子上。為了尊重這一點,他們便鋪了墊子,讓患者可以更舒適地等待,而不是坐在外面的陽光下。




Ravneet又指,她在工作之中學到了寶貴的經驗,例如準備隨時應對任何突發情況,有時天氣問題會導致計劃無法如期進行,不得不推遲手術,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其次,他們意識到當地員工是項目中最關鍵的部分,沒有他們,作為一個外國非政府組織,很難在當地建立信任。當地人通常對外國人提供免費服務持懷疑態度,甚至曾遇到害怕會被摘除眼睛的患者。因此,需要通過當地人向患者解釋整個過程,以建立信任。


聖保祿學校幾位學生聽到共享基金會團隊的分享後,都對基金會的工作很感興趣。何同學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本來的目標是成為律師,今天聽完講座後,覺得陳英凝的講話啟發了她很多,亦鼓舞她將來有機會在國際人道救援工作上作出貢獻。




王同學表示聽完講座後得到很多啟發,尤其對共享基金會為死囚治療內白障的行動特別有感受,認為這些工作很有意義。




亦有部分學生已加入共享基金會的青年大使計劃。蔡同學表示,自己加入該計劃前,對於人道主義救援的工作只有收捐款的印象,又覺得這種組織很遙遠,現時覺得自己與人道主義救援組織距離近了,將來希望可以參與實習計劃,在海外實踐。




鄭同學表示,本來不認識那麼多非洲及東南亞的國家,參與這計劃後加深了對國際的了解,而聽完今天講座後,也激發了她將來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工作。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6
好正
3
心心眼
5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