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首宗同類案件,加上是至今涉及最多被告一宗國安案,今次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宣判備受外界關注。案中47名被告涉於2020年參與「35+非法初選」,計劃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後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否則特首須解散立法會再辭職。47人翌年3月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當中45人最終被定罪。
整件案由港大法律學院前副教授戴耀廷於2020年4月發表所謂「攬炒十步曲」,包括無差別否決政府撥款,根據《基本法》,《財政預算案》如果兩次遭否決,行政長官就要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再否決《預算案》,特首就要辭職,可迫使中央宣布特區進入緊急狀態,從而激起街頭抗爭,政府、社會陷入停擺,引來鎮壓後令西方制裁中國,藉此破壞、摧毀或推翻現行的政治制度,以及香港特區根據《基本法》和「一國兩制」方針所建立的體制。
戴耀廷曾表示:「我們不會愚蠢到自己製造一個藉口給當權者,來取消參與這計劃人士的資格。」協調期間,戴耀廷跟部分被告就是否簽署聲明,表明立場有分歧,最終其中3名被告,抗爭派的鄒家成、張可森及梁晃維發起《墨落無悔》聲明書,連同他們3人,尚有包括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岳橋等30多名被告均有簽署。
民主派初選最終於2020年7月11至12日,亦即是《港區國安法》通過後一個多星期,如期舉行,超過61萬港人參加投票。戴耀廷當時表示:「我見不到如何符合到《國安法》第22條所說的非法手段,這些全都是《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港澳辦、中聯辦之後發聲明,點名戴耀廷、民主動力等組織的初選是非法,公然挑戰《基本法》和《港區國安法》。負責組織初選的立法會前議員區諾軒、時任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隨後宣布退出後續協調工作,戴耀廷則稱「爭取時間休息同埋專注喺學術工作」。及至7月底「初選」勝出者交表參選,多人被撤銷資格。政府則以疫情為理由,宣布押後選舉一年。
2021年初,警方國安處拘捕53人,其中47人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戴耀廷、前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以及楊岳橋、區諾軒、胡志偉、毛孟靜、范國威和郭家麒等多位立法會前議員。
案件於2023年2月6日在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開審,歷時118天,法庭今年5月30日就案件作出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中,經審訊後只有本身是大律師的劉偉聰,以及前公民黨區議員李予信,獲裁定罪名不成立,其餘14人被裁定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連同早前已認罪的31人,整案共45人罪成。部分被告被捕至今一直還押,已經超過3年。而律政司已就劉偉聰的無罪裁決提出上訴。 同案被捕的民主黨涂謹申、鄺俊宇等8人,至今未被起訴。國安處5月底曾稱,仍扣留他們的旅遊證件,以便留港受查。
圖片來源:香港電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