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報告明確指出不恰當 湯顯明仍稱:與貪字無關 還我清白
立會報告明確指出不恰當  湯顯明仍稱:與貪字無關  還我清白

立法會調查湯顯明事件的專責委員會發表報告,雖無用嚴厲字眼批評,但明確指出湯顯明令廉署聲譽蒙污。湯顯明回應報告時卻表示,報告書中並無任何地方聲稱或顯示他任內處理酬酢等事宜,是與「貪」字有關,算是還他一個公道及清白。

長達300頁的立法會專責委員會調查報告,按章分段列出湯顯明任內外訪、公務酬酢、饋贈及收受禮物方面的研訊結果,並向特首及廉署提出改善建議。報告批評湯在公務酬酢和餽贈禮物上,漠視節約、避免奢華的原則,欠缺應持的謹慎態度,並沒有恰當地行使他作為部門首長獲賦予的酌情決定權。報告形容湯顯明沒有恰當地履行他作為《公共財政條例》下的指定管制人員的責任,亦不符合廉署所提倡廉潔奉公的價值,有負公眾對廉政專員的期望,破壞廉署的形象,令廉署的聲譽蒙污。

不過,五名無簽署報告的泛民成員則自行發表報告,批評建制派用字溫和,企圖將事件淡化。委員會主席葉國謙強調,報告基於事實判斷,絕無淡化,委員會舉行10次共24小時會議,傳召4位證人,委員會經過詳細討論,按職權範圍基於事實作出判斷,認為處理手法恰當。他又表示,報告認受性多寡在人心。

湯顯明對於專責委員會指他破壞了廉署形象及令廉署聲譽蒙污表示不同意。湯顯明透過律師回應說,事件至今歷時超過一年,在傳媒廣泛報道下,廉署形象及聲譽受質疑牽連,勢所難免。他認為廉署享有崇高地位,反問「(廉署)形象和聲譽豈是我一人可以輕易動搖?」

湯顯明重申,在任期間一切酬酢、外訪及禮物安排都是因為公務,儘管有關安排受質疑,但無損他無隱瞞實情,無個人動機,無私相授受的誠信,算是還他一個公道。湯顯明說,自己有不足之處,令曾並肩的同事受影響深感抱歉,但部門因而得以更新規定,解決灰色地帶,亦令他感欣慰。

廉署:成立「內部審計小組」加強內部監察

廉署昨晚發表聲明指,在不影響刑事調查下,廉署已全力配合專責委員會的工作,強調提供予財委會的湯顯明送禮清單資料有欠準確一事上,並無蓄意隱瞞和取巧,廉署動用了超過20名同事,用人手全面翻查超過2.5萬份付款紀錄及證明單據,耗時逾1個月才完成完整的清單。廉署表示接納報告的意見,並已採取多項措施,成立「內部審計小組」,加強內部管治和監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