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種採集儀式,昨日(9日)在廣州市南沙區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碼頭舉行。
火種採集儀式現場,停靠著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船長179.8米,寬32.8米,排水量42600噸,續航力15000海里,全球海域無限航區,可在6級海況下正常作業、16級超強颱風下安全生存,堪稱海上移動的「國家實驗室」。而此次十五運會的聖火「源火」就是靠它護送回來。
在「源火」採集階段,由深海遙控潛水器「海馬」號在南海北部海域深海海底採集可燃冰,並在原位引燃生成「源火」,實現了「深海逐夢、燃冰成炬」的創舉,這是全球體育運動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獲取綠色「火種」。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採集儀式執行導演劉輝表示,本次火種採集儀式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夢想」號為背景,主要是想突出海洋強國、科技之光的主題,把海洋科技的宏大場景展現到觀眾眼前,營造出海洋科考的現場氛圍感。
儀式進行期間,「源火」傳遞、保存所用到的器具都是由佛山一家專注燃氣具製造的企業負責研發和製造。萬家樂副總裁、產品平台總經理馬海川表示這次聖火採集儀式需要的燃氣器具,包括聖火盆、火種燈、火炬、引火棒、採火棒等多種類型。在器具方面有多個的設計創新,第一個創新點是利用企業第五代雙高火技術,保證整個火燄負荷夠大,火燄呈現明亮黃色,給人一種熱情溫暖的感覺;第二是在風雨交加的天氣中進行大量測試,所用的器具能抗20米每秒,想當8級颱風;第三是防傾倒的設計,聖火棒在45度傾角的狀況下能夠正常工作和燃燒,同時火炬在兩米的高度摔落,依然能穩定工作。
此外,15名「採火少女」亦現身採火儀式現場,當中6人引燃採火棒,她們均從不同的高校選拔而來。來自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學生代表劉婉婷是其中之一,她表示能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採火少女」,真是非常榮幸,能見證這一神聖時刻,感到非常自豪驕傲。她說:「在訓練的過程中遇到很多挑戰,導演對走位、點位以及節奏要求特別嚴。我們步伐不一致,就一遍一遍磨合,直至動作統一。」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