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騰飛南沙】八百多小學生化身非遺傳承人 動手製作南沙特產香雲紗

//金秋十月,是時候來一場與秋天的旅程。廣州南沙這個地方,文化底蘊深厚,同學們可以一邊玩一邊學,還解鎖了新技能,不如看片了解一下!//


「學到了曬布,學到了薯莨。」廣州環市路小學的黄迪辰同學說。「蠶有蠶蛹,它吐出來的絲可以做綾羅綢緞、蠶絲扇,還有絲綢。」廣州環市路小學的徐藝彤同學說。


薯莨碰上絲綢會產生什麼化學作用呢?廣州環市路小學組織「秋遊」,八百多名小學生到廣州南沙欖核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雲紗的發源地。


謝語晴同學表示,關於香雲紗的製作過程,她最喜歡做蠶絲扇的環節,摸那些布料感覺很綿、很沙、很滑。


黄迪辰同學則表示自己從中學到了薯莨是在這裡種出來的,然後這些香雲紗布料是在(南沙)欖核鎮清洗。

 

「對於香雲紗我是第一次接觸,對這一方面的知識一開始不太了解。後來在學習中了解到它如何製作,以及製作的天數、耗費多少人力、物資。」陳雨晴同學覺得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香雲紗的製作需要經歷「三蒸九煮十八曬」十多道繁複工序,包括浸莨、曬莨、過烏、洗綢等工藝繁瑣、製作時間長,在紡織界被冠以「軟黃金」之稱。同學們除了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香雲紗,更可以成為一名小小非遺傳承人。親自動手、親身參與香雲紗的製作過程。


黃迪辰說在這個過程之中他最喜歡舖布的過程,幾位同學一起合力,團結地把這個任務完成。


陳雨晴最喜歡的是用河泥在布料上畫畫。「覺得很有意思,還能學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冯紫妤則認為從中能了解到曾經古代人民製作紗衣、衣服用的材料和方法。

 

「實踐出真知」,是這個香雲紗研學中心成立的初心。園區2022年建立,面向大灣區中、小學生,是一個推廣香雲紗歷史、文化、製作過程等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雲紗傳承人羅兆榮透露,在2022年這個研學基地已經接待了5至8萬的學生,他希望今年整個研學的接待量能夠達到20萬。「我們這裡主要是學習香雲紗的歷史文化,以及製作過程。整個香雲紗的製作過程,我們都可以讓學生動手體驗。讓學生們學得到又帶得走的新體驗。」同時,他認為同學們能從中知道香雲紗是純手工的製作,所有的原材料都是純天然的,也可以領略到中華絲綢文化幾千年的歷史。

 

謝語晴分享自己參加這次研學經歷的心得。「我覺得我們可以了解多一些中國傳統手藝,然後傳播到國外,讓大家都學習到我們的手藝,大家都學習到我們的文化。」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5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