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美國向東盟推銷印太戰略 無功而還
【諸行無常】美國向東盟推銷印太戰略 無功而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印尼、 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三國訪問,因一名隨團記者在馬來西亞期間發現確診新冠病毒,令前往第三站泰國的行程要臨時取消,使得布林肯向東盟三國宣示總統拜登的印太戰略無法完成任務;但即使布林肯可以如期到訪泰國,他的東南亞之旅亦不可能取得成功,主因是拜登政府的「印太戰略」重點手段是「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和「美英澳三邊安全協定」,美國拉幫結派,令東盟多個成員國表示警惕與不滿。


布林肯這次東南亞之旅,煽動東盟國家加入美方反中陣營的手法,就是不斷宣稱中方在東南亞地區施行「激進行動」,包括南海水域主權爭議,又說中國透過補貼國營企業扭曲開放市場、從事非法捕魚等;這些所有指控,全是挑撥離間的藉口,印尼和馬來西亞當局對布林肯的有關說法,普遍是採取「已讀不回」態度,反而多番表示歡迎美國加強對當地的投資。印尼的主要傳媒已將美國與印尼的關係定性於合作夥伴而非同盟,馬來西亞政府更在公開講話之中,集中談論雙方的經貿合作問題。


東南亞國家拒任由強權綁架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日前在一個論壇上直言,「美英澳三邊安全協定」為東南亞地區帶來「懷疑、焦慮與不信任」,他指責該協定潛在的核技術轉讓「將把馬來西亞這樣的國家逼到絕境」。馬哈蒂爾呼籲東盟國家團結一致,善用戰略位置及市場,從大國博弈地緣政治中受益而不被強權綁架。


新加坡前資深外交官馬凱碩指出,美國的印太戰略本質上是在亞洲進行的短期博弈,而中國就押注於利用貿易來爭取鄰國的支持,尤其是這個亞洲地區最成功集團(東盟)的成員國。中國的長期博弈已勝過了美國的短期博弈。


馬凱碩認為,大國博弈歸根究底都是為了經濟利益,而重要的博弈往往發生在經濟領域,而不是軍事領域。美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2000年時是1350億美元,是當時中國與東盟400億美元貿易總額的3倍多。但到了2020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達到6850億美元,幾乎是美國與東盟3620億美元貿易額的兩倍。


分析料中國將在博弈中勝出


另一個重大轉折點是東盟10國於2020年聯同中國、日、韓及澳、紐共15個國家簽訂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但美國就因為特朗普對有關協議的否決而最後缺席,RCEP對區內的經濟提振作用,將主要源自經濟實力雄厚的中國、日本和韓國融入當中。東盟實現了這一奇蹟,很明顯美國是沒有注意到。馬凱碩指出,如果中國關注的是東盟和RCEP,美國關注的則是澳洲和英美聯盟,那麼這場博弈最終勝出的會是中國。


美國冀望利用東盟國家打壓中國經濟的陰謀,將註定失敗;因此美國近期以人權等巧立名目的藉口打擊中國企業,美國商務部最新宣布,制裁中國11間研究機構,同時將8間中國企業列入投資黑名單,其目的在於壓制中國的經濟成長。但另一方面,美國卻又一再表示希望與中國恢復商貿談判,促請中國增加購買美國產品。美國圖以城下之盟的方式迫使中國在商貿談判中就範,恐怕是痴人說夢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5
好正
2
心心眼
5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0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