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建設科技強國 香港應可「擔大旗」
【鐵筆錚錚】建設科技強國 香港應可「擔大旗」

五中全會《公報》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為什麼國家決策層要把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為國家戰略?舉個例子,以前,國與國之間鬥的是「明刀明槍」,如果那時中國沒有自己的船堅炮利,就無談守護國門;後來國際間太空競賽,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太空技術,許多建設都會「矮人一截」。那麼未來「戰場」,無意是科技領域,同樣道理,如果中國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就必然處處受制於人、被「卡住脖子」。

 

從香港角度,或許有人會問,這麼大的國家戰略,香港這個彈丸小島能「有份」做什麼?筆者想說,答案恐怕是香港不單有條件「分一杯羹」,甚至可能有機會「擔大旗」。

 

強強聯手 香港「研」深圳「產」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牽頭舉辦的「把握機遇 港深攜手 共創輝煌」研討會日前舉行。主講者之一、深圳市前副市長唐傑在發言中,就聚焦深港兩地如何發揮所長、共建國際科創中心。據唐傑介紹,按照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排名,「香港-深圳」作為整體,已經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創新中心,僅次於「東京-橫濱」經濟帶。此外,香港作為全球科學的教育中心,有多間大學躋身世界一流,世上罕見;在中國的東南沿海,有著國際上第二個創新中心,令人驚艷——深圳擅長生產,香港則以科研著稱。那麼剩下的問題是,如何把「研」,有效地轉化為「產」?

 

唐傑提出一種看法,他認為香港的科研水平已經很高,但產業技術能力還有待培育,然而深圳卻正正具備強大的產業轉換能力,因此如果未來雙城強強聯手,那麼在國家發展中解決「卡脖子」的問題上,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筆者在想,的確!香港雖小,但匯聚著世界一流的科研人才,擁有至少在亞洲頂尖的科研成果,但平心而論,好多學科領域,在香港「有得學」,未必「有得用」;就算「有得用」,長遠而言也未必有足夠市場「發圍」。說得實際些,例如汽車產業、航天技術等行業,學生就算學有所成,畢業之後如果只局限於香港,都未必「搵工易」,更遑論大展拳腳。但反觀內地則不同——有硬件發展產業,有市場應用成果。尤其以深圳來說,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把香港看作研發實驗室、把深圳看成生產基地,當香港的「研」可以在深圳順利轉化為「產」,那麼香港的研究、技術、創意,都不會再僅限於紙上談兵,各類人才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用武之地、發展空間。

 

香港不只是「一座島、一座城」

 

所以筆者覺得,很多事情,完全視乎自己的角度與心態;無論國家發展戰略也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好,香港人不能每次看到內地城市發展得好、發展得快,就自艾自憐擔心被邊緣化、地位不保。筆者借用唐傑的話來說,如果港人不把視野打開闊,那麼眼中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單純的港島,或者向新界擴張的城市」,但如果放眼大灣區、珠三角,那麼你就會發現,香港正正出於「非常重要的核心位置」。筆者在想,同樣道理,讓香港的條件和優勢置身於國家發展之中,其實亦然!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5
好正
5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