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經濟已轉差 香港未衰夠?
【諸行無常】經濟已轉差 香港未衰夠?

港府最新公布,根據預估數字,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0.6%,升幅與首季相同,但差過市場預期,繼續維持近10年低位,而且第二季的經濟增長如果按季比較,則下跌了0.3%。大家絕不可小看這兩個似乎「微」不足道的數字,事實上發展經濟一向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進入2019年以來,香港的經濟情況並不理想,筆者認為,如果說首季經濟欠佳還可「卸責」予外圍因素,那麼第二季度表現差,絕對與連串示威衝突帶來的連軸打擊有直接關係。更令人擔憂的問題是,第二季已經如此,那麼第三、第四季以至全年的本港經濟又會「衰」成怎樣?在筆者執筆之時,就有公布今年6月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按年跌6.7%,筆者實在擔心,亂局發展下去,有多少市民的生計會受到影響。


按照政府發言人的說法,第二季整體經濟表現欠佳,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進一步減弱,內需維持疲軟。如果大家仍覺得這只不過是「一家之言」,那不妨看看國際大行怎麼說。美銀美林最新預計,本港第三季的GDP增長將更為疲弱,而且大型示威已持續8周,對入境旅遊、零售數據及地產有即時影響,這預計與政府統計處公布的6月零售業數字不謀而合;花旗亦將香港今年的GDP預測下調0.3個百分點至1.5%,以反映第二季數據疲弱,又指近期的社會事件加上人民幣疲弱,或會打擊內地遊客來港的消費意欲。若然香港政治局勢持續緊張,投資情緒可能受到拖累。


立體式打擊


筆者認為,當權威大行都紛紛把動盪局勢列為導致經濟轉差的主要因素時,市民大眾必須要正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還要讓這種亂局持續下去?持續多久?自六月以來的連串示威衝突,已令不少遊客對香港望而生畏,早前更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港更新旅遊警示,在此情況下,本港旅遊業、零售業、飲食業、酒店業全部首當其衝;外地客不敢來,「內部」又如何?相信大家都記得所謂「光復元朗」當日,區內大大小小的商場、商舖如臨大敵,早早落閘收檔,市民一片死寂。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也不過是「一日半日」生意,但大家可有想過,如果亂局持續,當示威衝突連番上演,到時處處開花、區區蔓延的不僅是流血暴力,還有「十號風球」下才出現的蕭條景象。


不合作加罷工,亂上加亂


如果現在還有人覺得,蕭條與否都只是政府的幾個數據而已,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所有的經濟影響,最直觀的表現都會呈現在市民大眾的日常生活中,越是基層市民越感切膚之痛。早前有政黨調查顯示,暴力衝突帶來的經濟打擊,已經令全港數以十萬計的打工仔的生計受損,試問如此境況下,內需怎會不疲弱?當現時香港經濟已經面臨惡性循環的危機時,筆者聽聞還有人要發起大型「不合作運動」甚至大罷工,這些人是嫌香港未夠亂、還要雪上加霜?這也令筆者想起前兩天,一位市民在電視鏡頭前發出的一句「貼地」慨嘆:「我不知道他們(示威者)有無這樣的(經濟)負擔,但我們還要搵食啊!」


原圖:RTHK

4
點算呀
6
令人傷心
6
超無奈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