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治架構「冇王管」 大學易變私人俱樂部?
管治架構「冇王管」 大學易變私人俱樂部?

 

近年,某啲人經常鬧政府「干預」大學自主,但從來都係口講口賠,從來冇拎過證據出嚟。以港大為例,政府當日公布委任李國章教授做校委會主席,班學生同非建制派同樣係咁鬧,話一定又會政治干預,點知成班都錯晒啦,李國章唔止非常有紋路,而且勁開明囉!好似佢任內就成立咗個檢討港大管治架構嘅專責小組,小組近日完成報告,建議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以及將「校監」改為榮譽性質等等。嗱,小組有咩建議,囍雨唔敢批評太多,只係想問一句:「大學每年用咁多公帑,如果冇政府官員監督,咁大學咪好易變『獨立王國』?」

幾十億撥款邊個監管?

首先,大家知唔知香港各間公立大學,每年主體經費由幾多來自政府?答案係80%,大學每年主體經費有80%係來自政府撥款,用嘅即係公帑。其他大學唔講喇,剩係講港大,每年用公帑支付嘅經常撥款都成40億,係每年40億喎,大家唔會覺得,啲錢撥咗入去大學就唔使理啩?

今次港大份報告建議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又話現時已經有教資會同教育局等部門可以監督大學運作,所以唔應該繼續由特首做必然校監咁話。囍雨認為,呢個說法肯定有唔完善之處,特首係唔係一定要做大學校監,社會可以討論,但專責小組亦要回答,如果大學管治架構裡面冇政府代表,咁邊個負責去確保資源合理運用先?

仲有,雖則話教資會亦會監督大學,但大家有所不知,教資會現時其實係冇代表喺大學管治架構裡面架,大學雖然要向教資會交代啫,但若然有事喺上嚟,事後先交代就太遲啦,要「防患於未然」嘛!

大家都係「法定機構」 大學監管寬鬆啲?

查實,香港各間公立大學,包括港大,全部都係根據香港法例成立嘅「法定機構」,當然,大學性質同其他「法定機構」,例如醫院管理局、機場管理局、貿易發展局,甚至旅遊發展局等等,雖然唔可以完全類比,但大家唔好忘記,佢哋其實亦有共通點,就係全部都「牽涉公帑運用」,以及有「法定職能」。

除咗大學以外,香港各個「法定機構」裡面嘅最高管治架構,例如董事局,都基本上一定有「官守成員」,亦即係現任政府官員喺裡面,目的當然就係確保「法定機構」依照法例要求履行「法定職能」,同埋監察公帑合理運用,呢個亦係政府責任。

草率決定 大學變成「無王管」?

如果根本份專責小組報告咁講,取消「特首校監必然制」,又要將「校監」改為榮譽性質,但又唔會喺大學管治架構裡面加入官守成員,咁大學咪好易成為「獨立王國」或者「私人俱樂部」(Private Club)囉?剩係港大都每年40億喎,計埋其他大學,每年要成170億以上架,咁大筆錢,相信市民唔會認同唔使監察囉。

計囍雨話呢,大家處事首先唔好泛政治化先,要求大學有監管,同「干預學術自由」完全係兩回事,唔好混為一談,亦唔以用呢個藉口做保護傘喎!唔想特首做校監?唔想大學管治架構裡面有官員?冇所謂,但至少都要有教資會成員坐喺裡面,政府每年撥170億以上畀大學,幾間大學加埋真係富可敵國,政府作為撥錢出去嗰個,唔係冇份監督呀?囍雨認為社會要認真討論,唔可以草率決定囉。

原圖: 大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