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團聚都唔畀 譚凱邦剩係識講呢啲?
家庭團聚都唔畀 譚凱邦剩係識講呢啲?

今朝,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出席港台節目,討論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時話,香港現時嘅房屋、土地問題係源自於單程證每日150個額度,令到人口增加同公屋輪候時間長,仲話如果政府唔爭取取消單程證制度,佢哋對郊野公園係一寸都唔會讓。不過,囍雨對佢嘅講法就唔係好認同,譚凱邦講嚟講去「三幅被」,佢究竟知唔知攞單程證來港定居嘅係咩人先?果啲絕大部分都係香港市民喺內地嘅親人,譚凱邦連家庭團聚都唔畀,好似惡咗啲喎!


九成持單程證人士 為來港與家團聚

就住單程證配額嘅問題,囍雨都翻查過去幾年單程證嘅數字,喺2015年透過單程證落嚟香港嘅數字有38338人,平均每日就105人;再睇前一年,喺2014年就有40496人,平均每日就111人。似乎已經唔係譚凱邦係咁提嘅五萬人喇!再者,申請單程證落嘅限制一啲都唔寬鬆,簡單講唔係想落就可以落嚟,根據政府數字,現時約九成透過單程證落嚟嘅內地人都係以家庭團聚為理由,站喺人道立場,有乜理由反對人哋家庭團聚先?係咪外國就嚟得,內地就唔可以嚟呢?

事實上,申請單程證嘅人內地當中,有唔少都係想夫妻團聚;將心比己,夫妻長期分隔兩地點睇都唔係好事,就算申請到單程證,一般都要三、四年先可以申請到落嚟同丈夫或者妻子團聚,相比起香港人申請外國配偶嚟香港,只要佢哋喺香港有親生子女或者法律認可嘅領養子女,基本上就可以擁有香港居留權,好多時連等都唔駛點等!兩者都係夫妻團聚,但內地人來港嘅限制就大好多,如果譚凱邦唔畀內地人來港團聚,咁外國人佢又係咪唔畀呢?如果連夫妻、家庭團聚都唔畀,咁做法又係咪合乎人道、人情先?

至於譚凱邦講到郊野公園低生態價值與否無客觀指標嘅問題,其實同佢一齊上港台討論郊野公園嘅前長策會成員劉炳章都話,用客觀、科學嘅指標調整郊野公園範圍係好事,囍雨認為而家發展計劃只係處於萌芽階段,大家對點樣定郊野公園範圍可以多提意見,未傾就反對,咁土地、房屋問題係咪由佢繼續發酵先?

而家公屋輪候冊有成29萬宗,成20萬人住喺居住環境惡劣嘅劏房,任何拓地、覓地嘅方案都唔應該忽略。無錯,我哋係要保護高生態價值嘅郊野公園,但喺低生態價值嘅公園,究竟應該繼續由佢喺度曬太陽,定係攞出嚟興建公屋、非牟利老人院嘅「非地產項目」,大家應該好好思考,因為呢個問題唔只關乎我哋,更係關乎我哋下一代能唔能夠安居樂業嘅大問題!

原圖: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