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梁國雄(長毛)日前在立法會的委員會會議上,擅自離座走到發展局副局長馬紹祥座位,搶走對方的文件夾並轉交另一位立法會議員朱凱廸翻閱。馬紹祥日前正式報警,事後受到個別反政府媒體口誅筆伐,指政府「小題大做」,而且嚴重破壞「行政和立法」關係云云。對於這些莫須有的批評,筆者實在不能苟同,批評政府破獲「行政和立法」關係者,明顯不清楚事件性質有多嚴重,所持理論更是嚴重曲解「行政和立法」關係的意義,有誤導公眾之嫌。
搶發展局文件絕非「小事」
對於有批評指馬紹祥報警是小題大造,筆者想大家先看清一點,就是今次涉事的發展局,主要工作乃負責香港土地政策,除收地、拓地、造地,未來香港數十年整體城市規劃其實都與發展局有關。
眾所周知,發展局的工作往往涉及敏感土地價值資料,甚至是政府一些尚未公布的發展計劃。土地價值等敏感資料一旦外流,影響的肯定是千千萬萬市民,故事件絕對涉及公眾利益。試想一下,若土地價值等資料不慎外流,某些土地被別有用心人士刻意抬價壓價獲利,這個責任應有誰負?假使涉及的土地價值資料涉及政府「收地」計劃,問題就更嚴重,因為最終定必涉及公帑運用,若計劃提早外流而令政府平白多付原本不必付的公帑,這個責任又應由誰去負?
老實說,本人無從得知馬紹祥被搶的是甚麼文件,但正因為馬紹祥官至副局長高位,可以接觸、閱讀和擁有的資料,肯定比一般官員為多,在此情況下,其手上的資料絕對是「搶不得」,更何況「不問自取」本身就是極缺德的行為?
從電視畫面可見,長毛搶走文件後,逕自將「賊贓」交予朱凱迪閱讀;畫面亦顯示,該文件夾絕非長毛口中「一、兩張紙的講稿」,可見長毛為掩飾自己的敗行,多大的大話都夠膽講出口。
維持行政立法關係絕非靠啞忍
非建制陣營近年極喜歡批評政府破壞「行政和立法」關係,作為中立理性的觀察者,筆者對類似批評甚有保留。遠的不說,單看「長毛搶文件」這件新鮮熱辣的事件,如果政策局文件被搶後,還要行政當局陪笑或陪不是才叫「良好的行政立法」關係,那麼相信世上沒有幾個國家地區的政府達標。
維持一段關係,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互諒互讓方能成事。以上屆立法會被拖延多時的創新及科技局為例,反對派人士對此局的工作方向和理念其實並無不滿,惟單憑一句「不信任」,反對派就將業界和社意主流意願束之高閣,藉「拉布」撈取政治籌碼和大玩政治鬥爭。
還有,「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和「醫委會改革條例草案」等兩項法案亦如是,反對派不問情由瘋狂「拉布」,結果令這兩項有利香港發展和保障市民權益的法案被活活「拉死」。還記得「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和「醫委會改革條例草案」其實分別獲大律師公會及病人組織支持通過嗎?反對派議員為自身政治利益而視市民福祉為草芥,試問過去幾年來,他們又有否善意回應政府的橄欖枝?
筆者認同,政府擁有公共資源運用權,必須主動改善「行政和立法」關係,就算對方冷待政府的熱情,政府仍要繼續爭取機會溝通,持續改善關係。然而,正如文首所述,「啞忍」非建制陣營的喪德敗行,絕不是改善關係的良方;相反嚴詞否定一切踰越底線、破獲公眾利益的行為,再爭取機會加強溝通吸納意見,只要事事以民生福祉為依歸,「行政和立法」關係自然會改善,這才是負責任政府應有之義,而非反對派要求的無限量容忍,連違法違紀的行為都一一包庇。
特區政府早前就青年新政的「宣獨辱華」事件提請司法覆核,事實證明,政府的行為既深得絕大部份市民的民心,亦有足證法理依據。特區本身有責任彰顯《基本法》的權威和「反港獨」的決心,亦只有趕絕「港獨」,香港市民生活才算有真正保障。試想想,若政府只著眼「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為和諧而和諧」、對「港獨」行為視而不見,今天的立法會會否亂上加亂?如何處事才是一個真心為民政府應有的態度,社會自有公論。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