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早兩日又再「炒作」,話有沙田區議員透露,房署上星期派人同地區人大「摸底」,計劃收返香港球會傑志個「沙田石門訓練中心地皮」去起居屋,話咁做係「犧牲體育發展」喎。即係咁,囍雨冇打算討論起公營房屋畀香港人住,係唔係比「發展體育」更重要,畢竟呢個係觀點角度問題,一言難盡。反而從呢篇新聞可以睇到,政府中人落地區「摸底」,其實真係完全冇問題,而且仲有利政府凝聚民意添。
唔「摸底」點知社會有反彈?
各位體育迷群起攻擊上述計劃前,請先認清楚一點:而家只係「摸底」階段,就當真係落實,都仲有幾年時間,想發表意見,而家就好同代表到自己嘅議員傾傾喇。
講真,如果唔係因為「摸底」,房屋署呢一刻點會知道社會有反彈?如果房署唔事先做「摸底」工夫,整好份研究報告後夾硬上馬,社會反彈豈不是更大?而家呢件事「曝光」,房署一定可以吸納到好多意見,就算他朝落實方案,政府如果可以提出重置訓練場地嘅安排,甚至喺區內增加其他訓練同體育設施,我想問一句,係唔係真係傾都冇得傾先?
今次嘅沙田「摸底」,更加凸顯到房署起公營房屋時嘅操作係一以貫之:今次搵沙田區議員呢班法定諮詢架構嘅代表傾,上一次橫洲事件呢?其實房署都係搵法定諮詢架構嘅代表喎,好似時任元朗區議會主席、屏山鄉委會主席同副主席等等。由此可見,房署係根據「公職身份」去約人「摸底」,唔通真係是旦搵個街坊去傾咩!
冇利益輸送 「摸底」自然冇問題
講到天腳底,「摸底」根本係施政裡面重要嘅一環,只要當中唔包含「利益輸送」,呢種非正式諮詢可以話「絕無問題」。事先唔摸,唔通事後先補救?太遲喇啩?
今次沙田石門係咁,其實之前上次橫洲公屋項目都係一樣,大家唔好靠估靠吹,到底有冇「利益輸送」喺邊先?有嘅,咪拎證據出嚟囉,有確切證據,囍雨同你一齊上街反政府又點話。
仲有,啲人成日口口聲聲話「乜乜乜勾結」,如果今次房署因為聽到體育界好大反對聲音而擱置計劃唔起居屋,唔通又可以話「官體政媒」(政府、體育界、政界、媒體)勾結喇喎?唔可以咁囉!
圖片來源:香港賽馬會網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