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接連舉行了三場事關俄烏局勢的關鍵會晤,包括美俄峰會、美烏雙邊會晤,以及美國與歐洲領導人的多邊會晤,話題都是圍繞俄烏如何終戰,但暫時看起來並無實質進展,充其量各方交換意見而已。不過,種種跡象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已暗地裡得到很多好處,甚至可以說是「大贏家」,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回顧這一系列關鍵會晤,美俄當然是主角,歐盟就只能「靠邊站」,烏克蘭更加只能夠「聽天由命」。目前來說,俄羅斯提出的停戰條件,就是克里米亞以及頓巴斯地區繼續由俄羅斯管理,以及烏克蘭永遠不能加入北約,而美方聲稱,俄羅斯同意烏克蘭可得到由美國及歐盟提供類似北約的保護。
俄羅斯佔盡上風
不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表明不會放棄領土,而歐盟態度曖昧,只是要求停火後再談判。至於美國,雖說是主導峰會,但其實無論如何都不會有什麼損失,甚至可以從烏克蘭當中不斷得到好處,例如販賣武器、取得烏克蘭的天然資源等等。如果歐美將來能為烏克蘭提供保護,用得最多,肯定都會是美國的軍備。
因此,只要把這幾場會晤放在一起去看,就很容易理解何以說普京成為了大贏家。首先,俄羅斯的條件是繼續管理克里米亞以及頓巴斯地區,以及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就向澤連斯基表明,烏克蘭要取回克里米亞及加入北約是不可能的。整場談判由一開始,明顯就傾向俄羅斯。
雖然,歐美會為烏克蘭提供所謂的安全保障,但不是以「北約」這名義,對於普京來說,也是政治上的勝利。雖然,這看起來有點矛盾,因為無論是北約還是歐美的安全保護,使用的都是歐美的軍事系統,但俄羅斯傳統上就是反北約,所以,只要北約的軍隊不是駐守鄰近俄羅斯的烏克蘭,對於普京來說,已經可以接受,也可以視為折衷方案。
至於另一個關鍵頓巴斯地區,根據特朗普的口風,烏克蘭怎樣都好,都要接受以頓巴斯地區來換取停火。據《紐約時報》報道,美俄元首會面後,有歐洲官員透露當中的內容,就是普京要求烏克蘭從頓巴斯地區撤軍,而作為回報,普京提出將烏克蘭其他地方的衝突定格在目前的前線,並提供不再發動進攻的書面承諾。
普京借談判重返國際舞台
再者,對於普京來說,這一次也可以說是重返國際舞台。近年,俄羅斯一直受到歐美制裁,普京甚至成為歐美的通緝名單,名義上,只要普京踏足美西方的領土,就會被拘捕。但實際上,普京這次不但進入美國的阿拉斯加,甚至獲得特朗普最高級別的招待。目前,消息指美俄烏三方會談或會在瑞士舉行,而瑞士已經承諾不會執行所謂的通緝拘捕令。即是說,普京一下子打破了美西方的制裁,可被視為政治上的大勝利。
因此,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俄羅斯早已在談判桌上佔盡上風,普京的要求也似乎正陸續實現,當中最大問題不過是如何處理頓巴斯地區。如果結局最後真是這樣發展,即是說烏克蘭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統統都白打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