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屋振經濟 香港填海不應拖
增建屋振經濟 香港填海不應拖

眾所周知,香港房屋和商業用地都嚴重缺乏。

除樓價高、租金貴,香港人的居住面積亦十分狹窄,超過一半的私人住宅單位實用面積小於50平方米。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毋忘增加香港的長遠房屋供應,繼續造地,提出「積極進一步研究填海、岩洞發展及開拓地下空間等方案」。

土地嚴重短缺 掣肘經濟發展

筆者十分支持填海計劃,認為包括在大嶼山東部都會進行中水域人工島的策略性研究,以及大嶼山欣澳填海計劃的規劃及工程研究等計劃,都應該盡快上馬,不應再拖。

住屋問題顯而易見,筆者在此不贅,惟市民亦不能忽略,其實香港的經濟發展亦同樣受到土地供應不足此一問題的挑戰。掣肘香港發展的三大問題,正是土地不足、租金貴和勞動力下降,三者的根源,其實亦跟土地短缺脫不了關係。

梁特首今次提出「積極進一步研究填海」,正正是要為香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發展創造空間。

在香港這樣的彈丸之地,任何造地計劃亦不可能立竿見影,諸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又因個別團體、寮屋居民和地主的阻撓而困難重重,環保填海相信是香港未來土地供應的最佳出路。

香港山多平地少、空間有限,自1842年首次將興建皇后大道的沙石推進大海以來,一個半世紀過去,填海面積已超過67平方公里,佔本港總土地面積逾6%。填海而成的香港國際機場,成為世界重要客運樞紐及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難以想像,若沒有這座「人工島」,本港航空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會受到怎樣的制約,經濟發展又將蒙受多大損失。

港填海7% 容納70%商業活動

再者,現時香港的黃金商業區,其實大都是由填海而來,包括德輔道以北的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東、啟德機場、港澳碼頭、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等,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就表明,香港多年來填海面積,只佔城市總面積7%,但已容納了27%居住人口及70%商業活動,不難想像,若不填海,香港又怎可能繁華若今?

而關於填海破壞環境的質疑,其實亦早有應對之法。日本、新加坡和美國採用的「不浚挖式填海方法」,可大大減少浚挖和棄置淤泥,被確認為環保的填海方法,此方法亦用於建造港珠澳大橋主橋、西人工島及東人工島。筆者認為,此填海法日後可廣泛運用於填海工程,相信技術上亦會不斷優化,希望可消除部分人的顧慮。

荷蘭日本新加坡 填海創空間

人類社會及科技手段不斷進步,填海,早已不是幻想,而已變為現實,且成為了一個國家或地區,想要拓寬發展空間的有力手段。荷蘭自13世紀便開始大規模圍海填海,至今,約20%的荷蘭國土為人工填海而成。日本則為在二戰後重振經濟,1945至1975年,大規模填海造地11.8萬公頃;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興建的關西國際機場,即身處大阪灣東南部近海5平方公里的人工島上。

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呢?該國自1960年代開始大規模填海,至今已有約50年歷史。目前當地710平方公里土地,有140平方公里由填海得來,佔原有國家土地面積近四分之一,亦為該國成為亞洲龍頭經濟體奠下重要基礎。

藉填海以增加土地供應的另一好處,是香港總共1,65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產權全屬政府所有。填海可以避免因收地、業權和搬遷賠償等爭拗而令發展延宕,甚至擱置。

此外,填海所需時間和價錢,隨時較市區重建或到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等更省時便捷,只要嚴守相關法例和環保要求,填海實在是增加土地供應的妙法。

諸多成功事例證明,填海能有效克服經濟發展中土地不足的瓶頸。梁特首明知填海會遭受詬病,且短期不會轉換成支持率,卻堅持研究和嘗試,這着着都是梁特首為下一代開拓未來的證明。筆者也見過有人批評現屆政府的土地政策無新意,但說句公道話,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毋須「耍聰明」,只有腳踏實地,秉持愚公移山的決心,香港土地不足的問題方有望解決。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4年1月28日

原圖:taikungpao.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