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今午閉幕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和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等出席,共同回答剛剛通過的關於批准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關於在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設立口岸實施「一地兩檢」的合作安排決定的有關問題。
黃柳權表示,香港提出興建高鐵是通過對接國家高鐵網絡,融入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建高鐵能不能發揮高鐵的快速、便捷作用,口岸的選址以及查驗的模式就顯得非常關鍵。因為在『一國兩制』之下,往來香港和內地之間要進行通關查驗,所以這個點選擇在哪兒非常重要。」
黃柳權表示,特區政府經過認真的評估考察,提出興建高鐵而且建議在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應該說是香港特區政府積極作為,使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決定。」他表示,中央一貫支持香港和內地開展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香港特區政府提出這樣的提議後,中央有關部門,既包括跟口岸建設和鐵路建設有關的部門,像國家口岸辦、公安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也包括一些規劃、財政、編制部門,像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中編辦,還包括專責港澳事務的部門,像李主任領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國務院港澳辦、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這些部門加起來十幾個,再會同廣東省,我們積極響應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與特區政府一起共同究到底這個口岸設在哪兒比較科學。」
黃柳權提到,經過反覆與特區政府協商、論證,比較、分析各種通關查驗模式,多次實地到香港和廣東考察,「像廣東的廣州南站、福田、深圳北,我們都去看過,也到香港的西九龍站看過。香港社會也非常關注到底用什麼通關模式比較好,提出了很多建議,包括提出在列車上查驗,提出在深圳某個地方『一地兩檢』,也提出『兩地兩檢』,也提出委托香港來檢,也提出像美國、加拿大一樣進行預檢,也提出像英國、法國歐洲快車那樣檢,所有這些意見和建議都納入了有關部門和特區政府討論的範圍。從2010年以來,中央有關部門和特區政府正式磋商超過30次,非正式磋商更是難以計數。大家經過反覆研究論證,一致認為在西九龍站設立口岸並且實施『一地兩檢』是最合理、最科學的方案。」
原圖:全國人大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