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裡的黑與白
人海裡的黑與白

 么女是個最像孩子的孩子,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今時今日大部分孩子都很「大人」。


我見過三四歲孩子跟外傭用英語吵嘴吵得比大人還流利;五六歲打羽毛球打得像國家隊;七八歲邈着嘴嘲笑別人「你唔係嘛,仲信呢個世界有聖誕老人?」;九、十歲站在球場邊含情脈脈望着體育老師:「你睇周sir 打波個樣幾chok!」……如果活在這些孩子中間,我家么女絕對是個白癡。


小六了,她仍然喜歡到公園盪鞦韆玩攀登架;聖誕派對的孩子個個打扮得像個小富婆,她仍是衛衣運動褲;同齡朋友已在喝Latte了,她仍是十年如一日捧杯熱朱古力……她告訴我小息時有同學說:「小菲你跑得咁快,幫我哋落去買嘢飲……」於是她不由分說就風一樣示範九秒九跑落樓,回去後有人搬弄是非說某某利用你咋,你咪咁傻啦!她很疑惑,放學問我:「點解幫人買嘢係畀人利用?」她永遠搞不明白,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學校搞旅行,孩子通常分好組後會一起去買BBQ 需要的東西,結果,年年她都捧回來最重一袋食物,雞翼牛扒豬扒腸仔,又要洗又要醃又負重,我忍不住問: 「全組人的食物都在你手上,你明天如果缺席,大家豈非冇得食?」


「所以我唔去唔得㗎!」


「為什麼不分些給其他人拿?」「她們要拿薯片、棉花糖、紙碟嘛……」孩子的頭腦很簡單,黑就黑,白就白,人家叫到,兩脇插刀,就火裡來水裡去,不會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這天女兒又受傷回來,說是替人家搬單車上樓梯時弄傷的,我問: 「是誰的單車?」「某某。」「某某比你高大啊?」「她說我力氣比她大!」


我們做父母的,習慣往「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被搵笨?」這個角度想,但看着孩子天真爛漫地在揀卡通膠布貼傷口,我想,既然她肯快樂付出,我們又何必想得太多?

原文轉載自 《明報》2014年1月6日

圖:pic.pimg.tw

評論